从1家店到5000家店,星巴克用了21年,瑞幸用了3年,库迪仅用了10个月,创造了品牌门店扩张速度记录。
它是怎么做到的,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于瑞幸和库迪这样的品牌,如果从资本的角度看,必须快,被资本推着向前走,尽快上市,完成资本获利。
比如瑞幸,
从2017年6月创立到2019年5月上市,融资近10亿美元,上市后估值42.5亿美元。
库迪同样如此,
快速达成IPO资格,完成上市目标,所不同的是,资本市场对于这样的打法有了顾忌,不敢轻易入局。
所以库迪换了思路,由原来自筹资金+融资的方式开自营门店转换为联营模式。
无论是哪一种模式,作为一个面向消费者的品牌,落脚点还是在于能否做出好的产品,做有效地推广,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最终使得用户愿意为产品买单。
有需求,有发展潜力,
才是这场游戏能否继续的基石。
中国咖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20年大陆地区年人均咖啡消费量为9杯,海外成熟市场年人均咖啡消费量为150-907杯。
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为6178亿元,增速高达27.2%,远超全球平均赠书2%,所以咖啡这个赛道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并且这个赛道巨头还不多,瑞幸门店13273家,星巴克7080家,库迪6500家,这之后就出现了断层,三巨头的局面已经形成。
瑞幸和库迪能快速崛起,除行业快速发展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以星巴克为代表的传统咖啡品牌信仰第三空间理论,但是随着外卖的普及,消费者并不需要走进第三空间。
再加上瑞幸和库迪运用资本玩法,凭一己之力将30-50元的客单价打了下来,8.8-9.9元的售价使得咖啡不再是城市精致白领专属,成为平民消费品,甚至可以说是咖啡饮品化,使得这两个品牌快速崛起。
瑞幸和库迪出自同一个操盘手,
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从品牌的角度做个对比,
品牌使命:
瑞幸—创造世界级咖啡品牌
库迪—让国人轻松享受咖啡生活
从使命上看瑞幸要的是全球市场,库迪着眼于国内,这并不重要,随着体量的变化,使命随时可以改。
品牌定位:
瑞幸—喝得起喝得到的好咖啡
库迪—年轻白领追求咖啡生活新方式的引领者
瑞幸主打便宜便捷,库迪在人群上做了细分,直接喊话年轻人,至于引领者就和遥遥领先一样,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品牌口号:
瑞幸—这一杯,谁不爱
库迪—喝库迪,更年轻
无论是爱还是年轻,受众都是便捷咖啡的主要消费人群,18-35岁这个年龄段。
咖啡是一个产品同质化很严重的赛道,从原料到口味上几乎没有太大差异,只能在品牌形象上做差异化诉求。
从VI设计,到店面空间设计,瑞幸的形象更为精致,库迪的门店主要以黑色和橙色两种色调为主,给人感觉并不年轻,甚至说有点土。
从产品设计到空间设计,后创品牌库迪并没有任何加分项,给人求速度不求质量的感觉。
并且为了提高选址效率,直接贴身瑞幸,图的就是一个方便。
既然是贴身肉搏,产品上同质化,形象上又打不过,只能打价格,9.9元,8.8元不断交替上演,造福一方百姓,只是苦了无数个咖啡创业的小个体。
从品牌传播的角度看,
玩的就是暴力。
2022年11月,赞助成都马拉松,喊出everyday@cotti。
2023年6月,成为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全球赞助商,并且是AFA全球赞助商中唯一的中国品牌,接着举办“阿根廷请你一元喝库迪”的营销活动。
满屏都是砸钱的味道!
传统做品牌的路径是先解决知晓问题,然后是美誉度,最后是知名度,资本的玩法是直接砸知名度,怎么快怎么来。
在面临这种体量的对手时,那些夹杂着个人情怀,甚至小资的咖啡创业者,被秒成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要玩可以,只有两条路选择:
1.跟我一起干 。
2.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