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现在“品牌年轻化”成了大家聊天时经常提到的话题。
几乎所有品牌都在琢磨怎么让品牌年轻化,有些几十年的老品牌要是转型成功,推出一些新品或新玩法,很快就会在网上火出圈。像李宁、百雀羚靠国潮翻红,麦当劳、肯德基搞二次元联动、联名IP,都是很好的例子。
其实品牌与产品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但唯有不断的品牌年轻化迭代,才能保持品牌活力和生命力,不被新的主力消费人群抛弃。
简单来说,品牌年轻化就是瞅准年轻人消费力越来越强,企业主动去迎合他们的喜好。
那品牌又该怎样进行年轻化升级呢?这并不完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章可循。今天这篇内容,我就带你一起通过六个关键词,来拆解品牌年轻化的底层逻辑,耐心读完,一定让你收获巨大。
一、品牌态度焕新:少讲大道理,多说实在话
年轻人最烦被教育,所以品牌千万不要端着架子当消费者的老师。
之前有个老牌饮料翻车的例子:花大价钱请了明星拍广告,结果广告词"成就更好的你"被网友改成表情包,配文"老板又开始画饼了",消费者接受度很低。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现在的年轻人要的是能替他们说话的"嘴替",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
另外一个国产运动鞋品牌玩法就特别好(后面文章我尽量不再具体提品牌名称,避免后台老有人说我拿了品牌方好处),他们把广告词改成"你可以踩我的鞋,不能踩我的拽",配合抖音上"00后整顿职场"的搞笑短剧,短短三个月时间,涨粉上百万。
年轻人拿着他们的周边在朋友圈晒图,甚至用他们的金句怼领导。很显然,品牌找到了和年轻人的态度共鸣。
作为品牌操盘手,在实际应用中,我这里给几个操作时的建议:
1. 把品牌口号扔进00后微信群,能当聊天表情包才算合格;
2. 每周刷半小时热搜,把流行梗变成品牌语言;
3. 定期抄作业:收集用户自创的搞笑二改图,官方跟着玩。
二、感官升级:让年轻人一眼认出"自己人"
现在的品牌,不光要把产品力做好,还要学会跟年轻人对暗号。
你看蜜雪冰城的主题曲,调子简单到像儿歌,但就是能让人记住。反观有些品牌花几十万做高大上的广告歌,结果还没员工年会唱得火。
在视觉上也要会"装熟"。
有个奶茶品牌把杯套设计成能折纸鹤的样式,结果大学生们自发在杯套上写土味情话,小红书上相关笔记竟然超过了10万条。
所以说,能让用户自己动手玩起来的包装,才是好包装。
这里总结几个落地操作时的方法论:
1. 开发品牌专属的音效,比如付款成功的"叮咚"声;
2. 在包装上留块空白区,引导顾客让顾客自己DIY;
3. 产品使用过程要有仪式感,比如开盖"啵"的一声。
三、产品创新:给商品加点社交属性
说的夸张一些,今天的年轻人买东西,有很大一部分买的其实是朋友圈素材。
看看便利店爆款脆升升薯片,把包装袋做成便当盒形状,买包薯片能拍九宫格。三得利乌龙茶更绝,瓶身上印冷笑话,买瓶水就像在抽盲盒。
有个雪糕品牌在木棍上印不同土味情话,结果成了表白神器。还有一家速食面在面饼上压笑脸,宝妈们自发拍"哄娃吃饭"视频带火产品。
通过几个品牌案例,我们可以确定:产品不一定要多高级,但要给消费者分享的理由。
那我们总结一下操作时的关键点:
1. 给产品埋彩蛋,比如扫码能解锁隐藏内容;
2. 开发配套拍照模板,一键生成朋友圈大片;
3. 让用户参与设计,比如投票选新包装。
四、跨界联名:要敢玩"离谱CP"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品牌联名越奇葩越火。
文具品牌和奶茶店联手推出"考试上岸套餐",把奶茶杯做成准考证样式,杯套印满励志语录,考研党们边喝边晒"精神氮泵";运动品牌跨界宠物用品,推出带运动手环功能的智能项圈,让年轻人在朋友圈秀出"人宠健康CP"。
这些看似脑洞大开的组合,反而精准戳中了年轻人的消费欲望。所以说,年轻人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品牌调性,而是能融入日常的社交谈资。
这里总结几个操作要点:
1. 找八竿子打不着的品牌组CP;(但这里两个品牌背后的消费者要有较大重叠)
2. 给联名产品编故事,比如虚构"品牌宇宙";
3. 官方只提供素材,让网友自由发挥。
五、线下体验:把店铺变成游乐场
现在的年轻人逛街,要的是好玩,而不再是单纯的便宜。
有品牌商家在试衣间藏扭蛋机,也有商家把收银台改成抽奖池,这些小心思成本不高,但能让顾客在你这里开心的花钱消费。
有书店的玩法就比较好玩,结账时玩"知识扭蛋",满100块就能抽哲学金句。结果很多人为了凑单多买书,客单价直接涨了很多。所以,要学会加点游戏元素,年轻人买单更爽快。
再来总结一下落地的几个要点:
1. 购物小票印段子,叫号屏放弹幕;
2. 用手机AR在店里寻宝,找到能换奖品;
3. 积分改成游戏段位,升级送限定周边。
六、精准传播:在每个圈子当"本地人"
现在别再指望一套广告就打遍天下。
追星女孩在微博超话,二次元在B站,学霸在TIMING,连听歌都分散在三个APP。一个支付平台在B站做虚拟偶像,在快手拍乡村纪录片,在QQ音乐搞古风歌单,这才是懂年轻人的玩法。
还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一个辣条品牌。在电竞圈赞助战队,开发"补刀神器"包装;在国风圈出汉服配饰,在考研党中营销"深夜加油站"。
现在经常听年轻人说"来包辣条压压惊",这品牌能做成这样,已经可以看出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
来看下这里的执行要点:
1. 摸清不同平台的黑话,比如虎扑叫"JR",LOFTER叫"太太";
2. 给每个平台定制内容,别拿抖音视频直接发小红书;
3. 培养00后内容团队,每周必须刷够3小时社交软件。
总 结:
年轻化不是装嫩,是和消费者真心交朋友。
品牌年轻化也不是搞几次联名、换个包装这么简单。要像交朋友一样,听懂年轻人的梗,参与他们的生活,还要持续输出让他们感兴趣的新花样。
但有三个关键点,我认为是最基本的:
· 说人话
· 会整活
· 肯低头
当你的用户开始主动帮你造梗时,这不是坏事,而是年轻消费者喜欢一个品牌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