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万万没想到,董明珠给孟羽童“表白”了。
重新向年前人示好,董阿姨到底是听劝了,还是为了直播带货呢?
大叔聊聊。
今天下午,@孟羽童 更新小红书,称:时隔两年,董总给自己发了微信。
她的原文是:
时隔两年,收到了来自前老板的微信,像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心中是莫名的酸楚和感谢。
这两年舆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编排和误解,我却始终记得在我第一次面对互联网的巨大洪流,她握住我的手说“别怕”的样子。
虽然表面上总是很严格,甚至是旁人眼里不理解的严苛,作为朝夕相处共事过两年的人,我总是能感受到她内心最纯粹和善良的一面。
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女老板,谢谢您,想念,愿一切都好。
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

还配上了二人的微信聊天记录,给“董总”微信头像打了马赛克!

聊天记录显示,董明珠不仅给孟羽童点赞,还要“带你去吃饭”。
有关孟羽童和董明珠的恩怨,大叔之前点评过。
2023年11月,孟离职6个月后,董明珠主动开炮:
“网红不网红看人品质,人在格力去外面做广告是不合规的……不能忍了,这样的人要开除!”


董作为老板,向前下属开炮,引发网络舆情。
彼时,孟羽童已经专职做小红书博主,一条报价就20万。
她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硬刚董明珠,而是表示“感恩”。


现在看,也正是当时的“沉默”和“谦卑”,不仅得到了更多公众的“同情”,没有和前老板董明珠撕破脸,也就留下了这一次“复合”的机缘。
董阿姨呢,则从孟羽童事件开始,一路开“黑”,时不时就放个炮,比如:
我妈就是董明珠、饭店没装格力空调扭头就走,格力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不招海归(因为有间谍)……

与网络年轻群体渐行渐远……
大叔原本打算,不再谈董阿姨了,因为我上一篇的标题就是:
“黑化”的董阿姨,还能拉回来吗?
我其实是认为,董阿姨已经拉不回来了,所以,也不打算劝她了。
万万没想到,她突然180度大掉头,往回开了……
这个节点很有意思:
雷军,在短短一个月,经历了巨大的舆情,继续在营业。
董明珠呢,则在被“年轻人抛弃”了好久之后,竟然主动向年轻人示好……

回到开篇的问题:
重新向年前人示好,董阿姨到底是听劝了,还是为了直播带货呢?
大叔的观点是:
1、董阿姨是否真“听劝”,得再看看。
我确实听说,她最近确实见了一位在媒体和公关领域都非常资深的专家。
企业家做IP,就需要与以年轻人为主的互联网用户打成一片,老板需要把自己在公司内部的高姿态在网络上主动降下去才行,不能有爹味,别老想教育人,不然就翻车了。
董明珠应该懂这个道理,但为何在执行上就变形了呢?大叔认为,核心就是她身边没有人能劝得动她,反而呢,全是阿谀奉承的。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董看到了雷军当下的境遇之后,终于重新思考自己的IP人设?
2、在商言商,一箭双雕,没毛病。
孟羽童发布和董明珠和解的消息之后,几乎是同一时间,网上就开始传出:
来自格力内部消息,孟羽童要和董明珠一起直播卖货咯!

连媒体都把“合体直播”做到了标题上!

这样的“操作”,也很丝滑。在商言商嘛,孟羽童也挺配合的。
其实,从今年2月,格力就开始为董阿姨“蓄力”。
先是格力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引发高关注。4月,董明珠连任董事长,开启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
董阿姨做直播带货,需要流量和关注度,怎么搞?或者说,最低成本的吸引关注度的做法是什么?
世纪大和解+合体直播,既能解决董明珠与年轻人不共情的问题,又能给直播间带去流量和关注度,届时,再创一个销量的新高,一路操作很丝滑!

一箭三雕,多好!通过公关炒作话题到给直播间引流,格力和董明珠都深谙此道。
3、重新找个“预期锚”,董明珠也需要。
大叔在点评雷军的“流量反噬”,曾提到过这个词。
雷军现在的舆情,就是“IP人设”预期定得太高,一直是“超预期”,所谓物极必反,就很容易翻车。
怎么办呢?小米其实需要为雷军主动降低IP人设的预期,即需要重新寻找“预期锚”。从事故、到锁马力和挖空盖,连续三件事被骂,雷军的人设预期,其实是被动降了下来。
再看董明珠,之前一直是“黑红”路线,这次稍微表现正常一点,哇,好感动啊。反而董明珠应该适当抬高一些“预期锚”。

其实很多老板也能做到,比如稍微对员工(离职员工)好点,大家都会记你的好。
综上,大叔认为,和孟羽童和解,董阿姨的“企业家IP之路”,又“走”宽了。
而孟呢,更了不起,当初不硬刚的策略,即积攒了粉丝,又不伤董的面子,留了与董老板复合的机会。这女娃子,不简单。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