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干货库 广告人干货库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 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广告公司导航    🔥方案库    🔥案例库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广告公司导航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为什么小红书KOC的投放效果越来越差?

Vic的营销思考2周前

现在小红书出现一个奇怪现象


KOC的笔记数据与品牌生意结果好像越来越不成正比,反观KOL倒是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按理来说,KOC方法论越来越成熟,甚至还有了合作码、口碑通等官方投流工具,为什么效果反而越来越差了呢? 


其实问题不在KOC本身,而在越来越多的品牌再用工业流水线思维做「KOC种草」

一、别再把数据的虚假繁荣当成有效种草

上周跟一个美妆类目的会员朋友闲聊,美妆类目的数据现在非常夸张,KOC都可以做到赞藏比20:1,数据非常漂亮,但四分之三的笔记并没有产生实际店铺进店。就出现了一种小红书端笔记数据一片繁荣,货架端没什么反应的情况


后来他们总结解题思路,先把考核从笔记数据改成搜索进店,又把「有效笔记」划入考核范围,慢慢去归因进店的笔记长什么样,才慢慢把进店数据拉回来


所以,其实不是KOC带不来进店,而是只关注数据的虚假繁荣没意义,数据繁荣的方式方法太多了,但只有被种草的真实用户才会进店


所以,一定要对数据繁荣祛魅,笔记一定要结合跟生意结果挂钩的指标去看,一方面,可以配合看月均搜索指数是否有明确增长,比如用户看完笔记后是否搜索“XX品牌值得买”;另一方面可以用埋设暗号的方式做归因,比如“戳客服报夏日特供领试用”,借此甄别出真实意向用户

二、不要用KOL的标准要求KOC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某个食品品牌给KOC发30页brief,连“咬饼干角度要45度”都做了规定,产出的内容堪比产品说明书,笔记一眼假,互动量也都很差,数据不及博主日常笔记的1/10;而且投放一定数量以后,出现了同质化的情况


如果说KOC的内容失去真实感,那就相当于花钱买限流我觉得大家找KOC合作,目的无非是布局关键词或者是仿UGC笔记,所以KOC笔记一定要创作放权给KOC


我们去年做过一个婴童车品牌,KOC笔记不发brief,允许KOC自选产品痛点,结果“单手收车”这个销售从未重视的点,竟然成为爆款核心卖点


所以就是,要把KOC当“人”而非“渠道”,内容有温度才有转化,让产品成为内容主角,当你的KOC内容比用户自发分享还真实的时候,KOC笔记才真正产生种草效果

三、怎么筛选投放KOC?

不同的品牌,对于投放的KOC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在我们内部,我们对于KOC的定义标准是:粉丝量千粉以上,万粉以下。因为这类KOC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但又不会和消费者有太大的距离,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又不会过度

如果大家想要去高效筛选适合投放的KOC,大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衡量选择:

1)内容垂直度和品牌匹配度

在投放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品牌定位,去看KOC的账号内容和主要创作领域,看看是否和我们的定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要选择了,就比如像一个小清新风格的品牌不适合找赛博风格的博主做种草。内容越垂直、品牌定位越匹配,对于用户来说种草的效果也越好,对于我们的商业价值也就更高。

2)KOC的配合度

因为有些KOC的笔记,商家品牌会采用水下合作的形式去做投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下都能够安全的不被平台监测出来。所以在和KOC合作之前,我们需要先和KOC沟通,如果后续需要根据反馈情况修改笔记内容的话,KOC的配合度是否能够达到

3)性价比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账号,CPC和CPE是一定要看的,计算方式很简单,拉达人最近10篇笔记的阅读量和互动量,报价/阅读量=CPC;报价/互动量=CPE,CPC单价建议在0.8元以内,CPE建议在5元以内,这个标准只是给大家参考的基准线哈,成本肯定是越低越好,美妆个护美食这些大类目,单价成本则要更低才行

四、不同阶段怎么做KOC投放策略?和KOL的比例?

对于新消费品牌商家来说,虽然投放KOC相比KOL成本更便宜,但是因为不同的营销阶段需求,如果全都是KOC的投放,对于产品在背书和知名度来说并没有什么比较显著的提升。所以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也需要制定不同的投放策略,下面就从3个投放阶段来给大家做一下KOC比例的投放策略分享

1)声量基建期

在商家品牌的产品正式上市前,或是新品牌初入小红书,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扩大品牌的声量,所以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扩大品牌产品的传播范围,去尽可能的多触达不同的人群,从各个角度去讲述传递我们的产品理念和品牌故事

我们通常会选择的策略:30%KOC+50%腰部KOL+20%头部KOL

30%的KOC通过测评或提出产品问题,引发用户跟风讨论,为品牌前期造势

50%的腰部KOL从自身领域出发,结合不同的内容场景,为品牌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氛围

20%的头部KOL要尝试转化类内容产出,为品牌声量引爆奠定基础

2)集中爆发期

当营销宣发触达的人群扩大,站内的声量提升变多的时候,品牌就可以考虑趁热打铁加大流量输出,通过各量级的达人笔记为产品和品牌提供一定背书,以腰部KOL为主,降低KOC和头部达人的的种草比例,加强品牌产品的圈层效应

我们通常会选择的策略:10%KOC+80%腰部KOL+10%头部KOL/名人

3)用户转化期

经过前两个阶段积累完成后,我们在站内的投放已经触达到了够多的用户,用户也被品牌和产品进行了多次的内容输出,对我们有了很深的了解,那在这个时候怎样把用户从“观望者”变为“消费者”就很重要。商家品牌可以通过站内直播和官方输出商销笔记等方式来促进转化,且因为这个时候种草已经不是投放的主要诉求了,所时对于种草的相关内容可以持续投放,但是缩减相对应的投放预算

我们通常会选择的策略:20%KOC+30%头腰KOL

因为这一阶段我们的投放需求,从种草变成了转化,所以在策略制定上我们就可以以声量更高的KOL,来利用直播和挂商卡的形式来直接促进转化,同时继续利用KOC产出笔记分享购买体验,产品使用心得、测评等内容

四、做好KOC内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素人笔记是一个很好的投放选择,但是怎样做好它才能实现我们声量和转化率的双增长,这就是商家们的共通难点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内部的小技巧:

1)坚持“真实感”,内容中的沟通点少而精

笔记内容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分享“真实感十足”的购买体验和心理活动,引发相似经历和痛点的消费者共情,吸引其产生互动。同时内容当中不要植入太多的沟通点和关键词,一般我们在笔记当中最好就做1~2个的预埋就可以,内容要够软才会有强种草力

2)KOC笔记的报备比例要拿捏好

很多商家做素人笔记的投放都喜欢水下,之前有朋友也和我说,自己做投放的时候走水下流量都还不错,但是一走报备,流量就很差。实际上这只是正好卡住了平台的bug,如果你投放很多的水下素人笔记,平台是一定会检测出来的。虽然有很多商家没有在小红书开设企业号,表面上好像不会因投放水下的事情被封号或者提醒,但实际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平台会对品牌进行“打标”,用户一搜索品牌名,就会被提醒该品牌违规营销。所以大家还是要拿捏好KOC笔记的报备比例,不要以为是KOC就不用报备了下课

#传播#传播推广#传播策略#公关传播#品牌传播#广告人干货库
0
分享
Vic的营销思考
文章 178评论 0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Vic的营销思考
品牌营销/流量增长/个人成长 讲干货、重实战,与你共享认知盈余
178文章
0评论
45获赞
找工作

👉 想跳槽,要涨薪,找工作,就上4A招聘

热文推荐
TOP1
麦当劳LOGO被“偷”了!
4天前
TOP2
营销人必收藏:传播策略是什么、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5天前
TOP3
市场策略是什么?具体做哪些事情、解决哪些问题?
3周前
TOP4
关于营销的14条策略
2周前
TOP5
点击领取你的秋天第一杯奶茶
9小时前
方案怎么写,扫码来干货库看看
  • 方案库
  • 加 VIP 
  • 用户评价
  • 行业报告库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2025 广告人干货库     网站地图 蜀ICP备2023018979号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0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