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方:美的
代理商:省广众烁

需求背景:
存量市场里,美的要撕开一道“高端口子”
中国家用空调市场早已进入“存量厮杀”阶段,增长全靠用户换新和高端升级。“双碳”政策推高了能效标准,以旧换新补贴又点燃了市场活力,但赛道上的对手一个比一个狠:格力靠“核心科技”稳坐高端柜机市场,小米、海尔则用性价比蚕食份额。美的空调虽然整体市场份额第一,在控风、省电等技术上也有优势,却始终摆脱不了“技术强但溢价弱”的标签。
2025年,美的推出40周年献礼新品——搭载“全面风”技术的柜机空调(全面屏大风口、自然风感、速冷暖,颜值还高),目标很明确:让用户认可“技术=高端”,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挑战:
三个“老大难”,挡在618前面
- 同质化困局:空调参数大同小异,用户看着都眼熟,“全面风”的差异化怎么讲才让人记住?
- 技术翻译难:“23层森林仿生格栅”“高频速冷热”这些专业词,普通人听着像天书,怎么让大家明白“这技术真能提升生活质量”?
- 618声量战:大促期间所有品牌都在狂砸资源,格力、小米的声量铺天盖地,美的新品如何不被淹没?

洞察:
买空调的人都在偷偷算“面子账”
从用户调研和市场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个有意思的点:现在人买空调,早不只是看“制冷快不快”了。
柜机用户尤其明显——这东西摆在客厅,是“家庭门面”,既要实用(制冷稳、省电),又要体面(颜值高、显品味),最好还能成为社交谈资(“你家这空调挺懂生活啊”)。
大家表面说“实用就好”,心里却在纠结“既要性价比,又要高级感;既要自己舒服,又要别人羡慕”。而当时的市场,要么只讲技术(太硬),要么只拼价格(太糙),没人把“技术”和“面子”绑在一起说。
策略:
让贾冰告诉你“全面”才是真“有面”
既然用户想要“面子”,那我们就把“全面风”的技术优势,翻译成“有面儿”的生活哲学。
找谁来当这个“翻译”?他需要自带“大佬外表+细腻内心”的反差感,演得了霸气,也玩得了幽默,跟“全面风空调既硬核又贴心”的气质刚好对得上。还有谁?贾冰!
核心思路很简单:用贾冰的人设和段子,把“全面风”的技术卖点,变成普通人能懂的“社交货币”。将空调从“制冷工具”升级为“有面儿的生活方式”,并将晦涩的“全面屏大风口”、“23层森林仿生格栅”、“高频速冷热”等技术,转化为社会人有共鸣的“排面、赢面、体面”精神价值,以“江湖黑话”融入社交场景,建立差异化记忆点,打破技术同质化困局,突破价格竞争。一句话,让用户记住“美的全面风,面面俱到更有面”——这可比说“技术好”有感多了。
创意执行:
一套“组合拳”,从刷存在感到促下单
- 贾冰三部曲:用段子把卖点“演”出来
视频
拍了三条情景剧视频,每条都让贾冰用他的“黑色幽默”解构一个场景。视频里没有硬广腔,全是贾冰式的梗,让人笑着笑着就记住了产品。
《排面》篇
贾冰嫌弃家里老掉牙的“面子摆设”(比如假古董),转身指着美的全面风空调说“这才是新排面”——顺便秀了产品的颜值和设计。

《赢面》篇
商务谈判时,双方小弟为抢风扇吵得不可开交,贾冰淡定按下空调,“全方位送风,不用抢”——暗戳戳夸了“无死角送风”的优势。

《体面》篇
庆功宴现场热成蒸笼,贾冰开空调秒降温,还补了句“场面不能崩”——突出“速冷热”和“自然风感”的贴心。

效果:
品效双爆,还让用户记住了“美的=有面”
声量炸裂:全网曝光4亿+,互动170万+,贾冰视频被大量转发,连非家电用户都在问“这空调啥来头”;
兴趣飙升:小红书兴趣人群增长37%,抖音搜索量暴涨195.7%,“贾冰同款空调”成热门词;
销量超预期:618期间卖了6万+套,远超5万套目标,冲进空调热销榜前五;
认知升级:用户提起美的空调,从“还行、不贵”变成“他们家全面风挺懂生活,摆家里有面子”。
这波不只是卖货,更让美的在高端空调市场有了记忆点——把技术翻译成“生活哲学”,让用户觉得“买的不是空调,是有面儿的生活”,这才是真・差异化。


创作人员名单
林伟程、黄汇东、吉高强、林广锋、冯伟业、何敏如、何秀权、叶文俊、覃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