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号,诞生于上海的“网红奶茶品牌”品可鲜奶pinkshake宣布全部关店。
这家主打女性“她”消费,股神孙女同款的奶饮品牌,去年才开首店。
高峰时夸张到排队三小时才能买到,单店单月销售额60万。
当然了,只要有足够的宣传和操作手法,让门口排大队也没那么难,餐饮业内有成熟的打法可以做到。关键是,成本和收益。
可是,今天它全面关店了。
我想说的是,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被“网红”和“情绪价值”带偏了。
有些产品和服务,核心价值就是情绪价值。
比如直播间里有些才艺和颜值主播,这完全主打情绪价值。
但有些产品,要的是实用价值。
如果在绝对实用价值和绝对情绪价值之间画一条线,我们可以把不同产品不同品牌放在某一个刻度上,这其实就是品牌的生态位。
情绪价值这个词这些年很火,但并不是说情绪价值就一定是品牌良药。
有些品类,顾客最终消费的是实用价值,但你如果硬上情绪价值,就像老男人吃春药,不长久的。
比如茶饮这个品类。
茶饮最终比拼的,是消费频次,是复购率,情绪价值只是附加价值,是加分项,但不是主要价值。
就像一个包子,好吃是第一要务,包得好看可以加分,但好看不好吃,包子没有意义。
如果一个茶饮品牌主打的是情绪价值,那它最有价值的那一刻,就是消费者第一次来消费的那一次。当奶茶出杯,他们忙着拍照,忙着发朋友圈,好不好喝,不重要。
但是第二次他们会不会来,这就很重要。因为第二次来,主要取决于它好不好喝以及价格合不合适。
所以网红店,关键价值是稀缺,你开店多了,就不稀缺了,就并不值得炫耀了,就不是网红了。
就像每个来北京的游客都要去故宫,但他们大概率也只会去一次。
但奶茶店的终局却偏偏是反稀缺的,因为大家都追求万店规模。
那顾客最终能不能常来,是取决于你的性价比和产品价值。
这是古茗、蜜雪擅长的事,而不是那些网红们。
情绪价值可以让奶茶品牌快速起盘,但不要把宝压在情绪价值上,因为它们太不长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