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干货库 广告人干货库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 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广告公司导航    🔥方案库    🔥案例库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双11·底价优惠:VIP买1年,送3个月!!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

刘润2天前

昨天,我的年度演讲结束了。我看到有人留言说,4个小时没听过瘾,还想听。看得我受宠若惊,谢谢大家的支持。

其实,每次演讲都像在打包一个行李箱。箱子的容量总共就那么大,想放的东西又太多,所以很多不得不留在外面。

所以,今天我找了10件没放进箱子的小事,拿出来分享给你。

之所以是这10件事,是因为,他们也许,能帮你把生意做得更“巧”,甚至,帮你找到更多的商业机会。

凳子放好,瓜子拿好。我们一个一个说。

01

我在韩国的“算命店”,看到了同行

今年1月初,我带着团队在釜山办年会。这一趟,倒是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事儿。

就比如,当地很流行的一个行业:算命。

走在街上,算命摊位联排,里头的老奶奶一脸慈祥的微笑朝我们招手。甚至,有的摊位还有中文服务。

太有意思了。在当今这个时代,算命居然还能这么盛行。可能全世界也只有韩国能做到。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广告人干货库

我们有同学非常好奇,很想体验一下。一问,结果人家说,不好意思,今天晚上都约满了。

这倒是挺出人意料的。生意竟然这么火爆。

我们的司机小李,是一位在韩国读书、工作,总计生活了15年的中国人。他告诉我们,韩国人非常相信风水学。尤其在买房等人生重大决策时,总要参考风水的意见。

小李甚至告诉我,他研究生学的是不动产专业。课上教授会直接教五行八卦之类的,以及怎么用五行八卦分析房产运势。

这确实有点超出我们中国人的想象了。

要是不信,就看看他们的国旗。你看韩国的国旗,直接就是一个大的八卦图。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广告人干货库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不成说这一整个国家都“迷信”吗?为了满足我这颗好奇心,当天晚上狠狠研究了一下。

原来,韩国的算命行业,有几万亿规模。它不是我们直觉里的“算命”,更像是一种“咨询决策”。

人们通过算命,来获取一些决策参考。比如高考选什么学校,比如两人的情感问题,比如结婚选什么日子等等。说白了,就是找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给参谋参谋。

哎呀,原来那位招手的老奶奶竟是我的同行前辈。

你看,“算命”可以说是韩国本地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如果我们上来就先入为主,认为就是“迷信”,其实也是关闭了自己的好奇心。没了好奇心,也就失去了探索的可能性。

不光是旅行,平时生活也是一样。只有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才能了解未知,发现更多的乐趣。

02

在釜山,可以用闲鱼点炸鸡

都到了韩国,多少要试试韩国特色,“炸鸡配啤酒”。

但,大半夜涌上来的馋虫,遇到了一个问题,看不懂韩文菜单,也不会用当地外卖软件,怎么办?

可能你会想,可以用翻译,或者求助酒店前台。实际上,最后我们用了一个非常神奇的“解法”。

用闲鱼代点。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那个经常在上面买卖二手物件的闲鱼。

怎么用呢?

平时怎么用闲鱼买东西,就怎么用它点炸鸡。

打开闲鱼,搜“韩国外卖代点”。你会发现,有非常多远在中国的人,正在提供这项服务。为什么说是“正在”?因为随便点开一个,就会看到它上面写着“1分钟前来过”。而且,24小时在线。

你看,虽然人在中国,但过的是韩国时间。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广告人干货库

沟通起来也非常容易。只要把酒店地址,和想吃的东西,发给他,就好了。他会帮你下单,然后精准地送到你住的酒店。送到了还会给你发消息。全程你不会遇到任何语言沟通或支付问题。

甚至,如果你不知道吃什么,对面还能变成“美食博主”,给你推荐一堆好吃的。

这一套下来,收费,只要6块钱。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广告人干货库

真是没想到啊。这太有意思了。

你在闲鱼找到的其实是“炸鸡中介”,你提出需求,他帮你推荐炸鸡、买炸鸡、送炸鸡。利用信息差和工具差,帮你彻底解决“本地化”的难题。

可能你发现了,这背后其实还是那个最朴素的商业道理:

有需求的地方,就一定有供给。

03

买了杯库迪咖啡,竟成了“库迪员工”

昨天的演讲里,我只简单提了一下库迪咖啡。在这里,我想展开说说。

当时,我在一家酒店参加活动。中途想点杯咖啡。结果发现,原来大堂里那个传统的“大堂吧”,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库迪咖啡的柜台。

我当时就觉得,这招,真聪明。

为什么呢?想想看,传统的酒店大堂吧,富丽堂皇,占地很大,还有两三位员工。卖着68块一杯的咖啡,或者36块的饼干。一天下来,根本卖不出去多少。这生意,肯定很亏。但是呢,又不能没有,因为总有客人要等人、要会客。

我猜,库迪可能跟酒店说:你把这个大堂给我吧,我来做。我整个租下来,变成我的门店,给你租金。

这对酒店来说,简直求之不得。不光甩掉一个包袱,省了员工工资,还额外多一笔租金。何乐而不为。

但对库迪来说,是用一个较低的成本,拿到了一个精准的客户场景。

你想,那些来酒店开会、住宿的人,多少都会考虑喝杯咖啡。原来一杯68块,可能忍忍就不喝了。现在一杯9块9,岂不是随便喝。

所以,库迪的聪明,在于盘活了那些被浪费的资源。即酒店闲置的空间,和客户被压抑的消费需求。

故事还没完。等我在APP上点完咖啡,屏幕上跳出来一个调查问卷。问我一个问题:电视屏幕上有没有显示某个画面?下面配上那张画面。我转头去看电视上的内容,再在手机上点了个确认。接着,又问服务员有没有点确认、门店有没有某张海报、海报上有没有树。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广告人干货库

就这样,我前后花了半分钟,回答5个问题。提交后,系统给我发了一张优惠券。一下子,我又给“惊艳”到了。

本来,检查门店物料是否规范,这些应该是库迪运营人员的活。但是,现在用一张优惠券,让每个消费者成为门店的“运营督导”。

既省下了门店检查的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库迪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都是在说同一个商业道理:

酒店被浪费的空间,消费者被浪费的“回眸”和等待时间。这些都是可利用的外部资源。通过巧妙的设计,把它们整合成你的资产。

04

锁匠不光卖锁,还卖“云服务”

我们一直强调,商业模式的创新很重要。尤其对于传统行业。

4月份的时候,我就在乌镇看到了一把很有意思的锁,具体名字我就不透露了。这把智能锁挺高端。像指纹识别、3D面部识别、掌静脉识别、摄像头监控这些技术,它都有。但价格你猜多少?4999元。

不就一把锁吗?凭什么这么贵?

午餐时,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创始人:你们今天这把4999元的锁,怎么盈利呢?他的回答,让我有了一个很有趣的发现。

他们的一个核心销售渠道,是“锁匠”。

想象一下,当你家的锁突然坏了,或者钥匙丢了,你打个电话,开锁师傅就会带着设备上门。这时候,师傅很可能会“好心”提醒你:这锁太老了,现在谁还带钥匙啊。你一听,心里很可能会想:那怎么办?解决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换一把智能锁。接着,开锁师傅很可能就会拿出随身带的智能锁。

你看,这个容易被你忽略的“紧急求助”场景,反而成了一个转化率最高的销售渠道。

接着,锁匠会给你介绍这款锁的一大卖点:AI智能化。比如,有人想拿走你门口的快递,摄像头拍到后,会发出警告。比如,门开着要出门时,宠物突然跑出去了,智能锁也会及时提醒你。要是想用得更省心,可以买“云储存服务”。这样一来,摄像头拍到的视频,会自动传到云端,能随时回看。比如有谁经过,昨天落的东西能不能找到?一个月只要几十块钱。

总之,他会让你明白,你买的不只是一把锁,而是以锁为入口的订阅制“云服务”。组合到一起,是安全。

一说到安全,很多人可能立马就买了。相比买锁产生的一次性消费。“云服务”带来的是持续性消费。这里产生的价值,可能远超锁本身。

所以,这件事就给很多传统行业带来很大启发。

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死盯着产品本身。而要去思考,你能为用户解决的“终极需求”是什么。以及,能不能把一次性交易,变成持续服务。

要让用户明白,买的真的只是一把“锁”吗?显然不是。

05

一家卖中央空调的咖啡店

7月份的时候,我在成都见到了一家非常特别的店。它叫富森美。

环境舒适,布置雅致,弥漫着沁人的咖啡豆味道。咖啡店吗?一转头,旁边展示了两辆非常酷的摩托车。哇,摩托车店?老板解释说,他是摩托爱好者,但这摩托车不卖。我又看到墙上挂着两辆自行车。老板接着说,自行车也不卖。最后,老板揭晓谜底:这里卖的是中央空调。

他解释说:咖啡店并不赚钱,这只是他展示产品的一种方式。

我来了兴趣,好奇地问他:“中央空调怎么能养活咖啡店呢?”他解释说,因为很多人喜欢这里的体验。喜欢咖啡的人,可能会因为香味过来买杯咖啡,坐着聊聊天。喜欢机车的人,会被那两辆展示车吸引,过来跟老板一番交流。

这时候,他们都会有同一个好奇抛出来:你们店到底是做什么的?听到说“卖空调”,强烈的反差反而加深他们的好奇。

实际上,这位老板就像是一个策展人。他在这块小小的空间里,策划了一个很有美感的展览。有酷炫的摩托车,和将近20万一辆的自行车。有好喝的咖啡,让人放松。他用这个展,不断吸引大量客户自发前来。当那些客户被这里吸引,又会自发地在网上传播。这个过程,不断循环,流量也越来越大。

而真正的空调展示区,只有3平米。它只是这个空间里,流量变现的其中一个产品而已。最厉害的是,这些都是自然流量。

当我问到租金情况时,他们告诉我,20栋楼租完了3栋。每天都有很多网红过来打卡拍照。你看,在家具零售行业吃紧的今天,他们的经营模式却如火如荼。

近些年,我听到太多人说生意难做,但那次参访让我有了很大感触:

今天,最高级的获客,不再是硬广投流。而是要把你的生意本身,变成一道值得打卡的风景线。

06

一门把空气变“黄金”的生意

今年“问道英国·英国站”期间,我参访了一家叫OXCCU的科技企业。这家企业,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因为它在做的,是把空气变“燃料”。

怎么理解呢?我们都知道,汽车烧汽油,飞机烧航空燃油。这个过程里,燃料变成了二氧化碳,排到了空气里。而OXCCU就是把这个过程反过来。

所以,他们研发了一种催化剂,可以把二氧化碳和氢气,一步转化成可持续航空燃油(SAF)。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广告人干货库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呢?只是为了环保吗?

环保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政策原因。今年年初,欧盟和英国开始实施“可持续航空燃料强制令”。从今年起,所有飞往欧洲的航班,必须有2%的环保燃油。2030年,6%。2050年,70%。

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市场里,SAF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那是一个真实、巨大、且迅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对那些航空公司来说,没得选,必须买。对OXCCU来说,大好机会,必须做。

我不好说他们最终是不是一定成功,但我打心里觉得,他们在做的事情,非常了不起。

他们没有在存量的石油市场里拼杀,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把“碳排放”这个社会问题,和“航空业减排”这个明确的政策,联系到一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

商业的出路,不一定要在红海里血流成河,不妨试着找找,能不能用新技术,解决旧问题。

07

印尼的海底捞,店员专门穿“巴迪”

近些年,我看到了太多企业家和企业“出海”。

一聊到出海,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把那套在中国验证成功的模式,复制到全世界。真是这样吗?海底捞却说,不是的。

如果你在新加坡吃海底捞,你能点到麻辣牛奶锅。如果在韩国,你能吃到人参鸡汤锅。如果在日本,会有樱花果冻。如果在美国,会看到当地人爱吃的炸鸡小吃,等等。

在新加坡的海底捞,你能看到那位马来店长,能在华语、英语、广东话、福建话四种语言间无缝切换。在美国的圣地亚哥店,非华裔顾客占到60-70%。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广告人干货库

海底捞在做的,是努力“忘掉”自己是一个中国品牌,把自己变成一个“本土”品牌。

不过,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本土化”?

因为在海外,华人客群终究是少数群体,天花板注定不高。想要在一个国家做大,就必须要赢得本地人的心。

怎么赢?

不是简单地“入乡随俗”,而要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和融入当地文化。比如,印尼的海底捞,每周五会有员工穿上当地的传统服装“巴迪”(Batik)接待顾客。当地人一看,太亲切了,海底捞因此大受欢迎。

看着海底捞在海外的“战绩”,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

出海第一步,一定要摒弃“海外市场就是一个市场”这个念头。你面对的其实是几十个国家,而每个国家,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市场。想进去,你必须从零去学习,去理解,去融入。

我要进入的具体是哪个国家?那里的消费者在乎什么?我凭什么打动他们?

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你才能真正有出海的底气。

08

新加坡的外卖,线上订单13%

新加坡有一家做中餐外卖平台的公司,唐人街外卖。他们告诉我一个数据:13%。

这是东南亚地区的外卖线上订单,占餐饮市场总规模的比例。跟国内线上订单动辄30%的数据相比,要少得多。

这意味着,你在国内习以为常的,烧钱、流量、线上运营等套路。在新加坡,很可能玩不转。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新加坡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它的商业生态,和中国完全不同。

比如,流量是分散的。新移民和华人,可能喜欢用小红书。欧美人,可能喜欢用TikTok。用微信的也不多。虽然新加坡是多民族共存,但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大有不同。很难有一个大一统的流量池,支持你烧钱做规模。

比如,社区是分散的。新加坡有很多“community”(社区),每个社区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有活动中心,有吃的、玩的、教育的,能租房,也能做生意。很多中小企业,能靠着社区经营几十年。所以,线下生态已能满足大多数人的生活。

所以,如果去新加坡做生意,可能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经营线下口碑和社区关系上。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广告人干货库

这其实也是给所有想出海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一个提醒:

品牌出海,千万不能“想当然”。必须放下在国内的经验,重新理解并接受当地的商业生态。否则,只会被真实数据狠狠打脸。

09

“黄仁勋时刻”

什么是“黄仁勋时刻”?

我解释一下。黄仁勋是英伟达(NVIDIA)的创始人,英伟达专注于显卡技术的研发。主要用在游戏、图形设计和视频处理这些领域。简单来说,就是让游戏玩家体验更好、设计师工作更顺、办公人效率更高。时间一久,英伟达和黄仁勋都在科技界大放异彩。

但没人想到的是,AI的兴起,改变了一切。

有人发现,训练AI大模型需要的并行计算能力,和显卡的技术架构,几乎完全相同。既然有现成的成熟硬件,为什么不直接用呢?于是,几乎一夜之间,英伟达和黄仁勋,被推上了世界之巅。

不信你看,直到今天,英伟达在AI领域发挥的作用,还是非常的大。比如A100、H100等GPU,早就成了业内标配。

我想,黄仁勋最早做显卡的时候,可能也不会想到未来AI会非常依赖显卡技术。他只是一直专注用科技解决效率问题,最终迎来自己的突破。也就是“黄仁勋时刻”。

再分享10件,年度演讲没聊到的小事-广告人干货库

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4月份,我就在杭州见到了两家迎来自己“黄仁勋时刻”的公司。

一家是群核科技。他们原本是做家装设计云渲染。设计师上传图纸,10秒钟生成一张渲染图。为了效果更好,积累了超过3亿个家居物品3D模型。

随着AI的发展,他们发现了新的机遇。想想看,机器人要学会行走,那它就要学怎么避障。这就包括要识别桌子、椅子、柜子等一系列家居物品。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数据的训练,才能处理这些信息。那么,这些训练数据到哪儿找呢?

可能你猜到了,就在群核科技。他们的模型库里,已经有了海量数据,直接拿来用就行。而他们,几乎成了全球唯一一个能提供这类数据的公司。这也成了他们新的业务方向。

另一家公司是强脑科技。他们本来是做脑机接口,开发智能假肢。他们做的假肢,动作很自然,也越来越灵巧。

突然有一天,人形机器人出现了。最难做好的地方,是手。马斯克曾说,人形机器人一半的研发精力,都花在了怎么让手更灵活上。

这时,强脑科技突然发现,自家机器手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于是,很多机器人公司,都成了他们的新客户。

这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坚持走在“用科技,解决一个具体的效率问题”的趋势线上。

他们并不能预测未来,而是抓住一个领域,让自己活下去。最终,很有可能迎来自己的“黄仁勋时刻”。

说白了,就是你尽管竭尽全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10

便宜好用的产品,无敌;聪明勤奋的人,无敌

最后一个故事,来自东莞。

7月份,我参观了两家公司,让我很有感触。

一家是做UV打印机的。这种打印机,能在手机壳、杯子这些不规则表面上,印出你想要的图案。

一台机器一两万,打印一个手机壳的墨水成本,大约1块钱,成品手机壳能卖到三十块、五十块。这样算下来,卖几百个手机壳就能把机器的钱赚回来。

我问创始人,市场怎么样。他告诉我,其实一开始他们做的是To C的产品。但后来发现,拼不过大公司。因为它们太卷了,价格越来越低,根本卷不过。他们这才转向做To B,制作小B端的客户。比如淘宝上那些专做定制手机壳的卖家。

就这样,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细分赛道。

另一家公司是做电源的。主要做的就是各种充电设备,比如给电视充电、给电动车充电的电源等等。在那个园区里,他们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

创始人告诉我,他们做了很多测试确保产品的高品质。比如电源线会不会卷曲、电磁辐射测试、沿海环境下的耐久性测试等等。品质很好,但价格非常亲民,靠着“又好又便宜”,做到年销售额超两亿。

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他们办公室的名字,有个叫“世界首富办公室”,还有个叫“收购万达办公室”。说实话,这么高调的起名不多见。他们把雄心壮志,写在了脸上。

讲这两个故事,原因非常朴素。他们足够认真,非常扎实地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让我看到了希望。

一个,发现卷不过巨头时,就及时换赛道。另一个,把产品做到极致,同时带着强烈的信念感。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经济最坚实的地盘。

说到底,商业的世界有着两个非常朴素的道理:

又好又便宜的产品,是无敌的;又聪明又勤奋的人,是无敌的。

这样,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最后的话

好了,10件小事,讲完了。

我们再捋一遍:好奇心、供需关系、资源整合、传统创新、场景流量、增量市场、出海“本土化”、理解海外生态、坚持正确的事、商业本质。

你会发现,这些故事都不是在说怎么样“更努力”,而是怎么“更聪明”。

这个世界上,努力的人很多。但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思考比执行重要。

有时候我们觉得生意难做,很可能,只是思考得还不够。可能没有想到,不是所有问题,都得用蛮力去解决。

所以,别只顾着埋头苦干,也要时常抬头,找找更聪明的办法。

共勉。

#品牌营销#品牌营销干货#市场营销#广告人干货库#营销策略
0
分享
刘润
文章 39评论 0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双11·底价优惠:VIP买1年,送3个月!!
刘润
39文章
0评论
46获赞
找工作

👉 想跳槽,要涨薪,找工作,就上4A招聘

热文推荐
TOP1
国际品牌logo,纷纷“去文字化”
16小时前
TOP2
韩束携手王嘉尔:一场重构年轻秩序的双向奔赴
6天前
TOP3
京东快递丰收节:让稻草人当乡村代言人
2周前
TOP4
lululemon把世界变成游乐场
1周前
TOP5
自由点315危机公关战役,废墟之上重建品牌信任
4周前
方案怎么写,扫码来干货库看看
  • 方案库
  • 加 VIP 
  • 用户评价
  • 行业报告库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2025 广告人干货库     网站地图 蜀ICP备2023018979号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0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