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高德地图文旅事业部已于8月25日正式解散裁撤。
这一消息源于前高德地图文旅事业部高级业务专员的爆料,该员工提供的名为“春山”的辞职信,详细披露了部门解散背后的诸多内幕。
春山在辞职信中透露,高德地图将其有效广告位全部打包出售给携程,同时还试图向旅行社收取高额推广费用。
春山在辞职信中回顾了高德文旅的雄心与失败。他自称以“殉道者”姿态押注行业资源推动高德文旅,在6个月内,联动23个省、市文旅厅以及46家头部旅行社,构建智慧旅游基建网络,荔波试点数据表现突出,联票渗透率达到35%,二次消费提升120%。

甚至成功推进3600万首轮投资落地,却在签约前夕因领导一句“做不了”而项目终止。
春山还在信中严厉批评了高德文旅盲目照搬美团CPG广告竞价模式的做法。他指出,这种模式完全没有考虑到文旅消费链中对“信任”的高度依赖性,最终导致商户亏损率超过82%,部分旅行社在长达五个月的时间内甚至出现零成交的惨淡情况。
为了完成“消耗额KPI”,员工不得不纵容劣质供应商,第三方服务商也强制用户使用推广通余额。
此外,春山表示,在阿里的“大消费生态”布局中,飞猪和饿了么已并入淘天,而高德文旅则成为组织调整的牺牲品。在技术投入方面,也出现了严重错配。隧道导航项目投入了数亿资金,而文旅数据中台预算却被大幅砍掉。
在春山看来,高德原本“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旅行”的初心,正逐渐被广告废墟化、技术官僚化所侵蚀。他感慨道,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阿里曾经的理想主义,如今不过是财报角落里一笔等待摊销的成本。
根据QuestMobile2024年6月的报告,高德月活跃用户数已超8亿,在国内移动互联网产品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微信、淘宝和支付宝。
但尽管高德凭借专注出行服务积累了海量用户,却始终受限于出行工具的定位,用户更多地只是利用其解决“怎么去”的问题,而非“去哪里”“去做什么”。
而且,在转型本地生活服务多年后,高德依然主要依靠广告收入。数据显示,2024年高德地图全年营收突破120亿元,其中在线广告收入达7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65%。
如今文旅事业部的解散裁撤,似乎也从侧面表明高德在阿里体系内的战略地位已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