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哪吒踩着风火轮冲向百亿票房时,品牌们也忙着“蹭”热度逆天改命。从蒙牛的牛奶到泡泡玛特的盲盒,从荣耀手机的快闪店到支付宝的“藕饼套餐”,《哪吒2》的联名名单足足挤进了23个品牌,覆盖食品、潮玩、科技、出版甚至文旅。这场品牌界的“全明星赛”联动的不仅仅是电影,而是追逐着一整个逆天改命的机遇。
一、23个品牌“抢吒大战”:跨圈层联名的商业
新范式
《哪吒2》的联名名单几乎覆盖了消费市场的所有领域:蒙牛、长城汽车、荣耀、泡泡玛特、中信出版、支付宝、抖音……23个品牌横跨食品、汽车、科技、潮玩、出版、互联网六大行业,形成了一次罕见的“跨圈层联名实验”。
《哪吒2》的联名单(部分):
蒙牛让导演饺子拍广告片,把牛奶和“逆天改命”绑定,联名款卖爆500万;
泡泡玛特的哪吒盲盒被炒到溢价9倍,闲鱼上隐藏款标价700块;
兔头妈妈官宣联名后发布动画广告,联名牙膏单品7天成交额环比增长383%
荣耀在线下搞了2000家哪吒主题店,把手机壳做成“年轻人社交货币”;
中信出版一本设定集预售就卖1.2亿,把图书行业卷出新高度;
连宜宾文旅连夜改名叫“哪吒老家”,酒店预订量暴涨30%……
这23个品牌里,有人做联名产品,有人玩主题快闪,有人搞众筹周边,甚至长城汽车直接送车——只要票房破百亿就抽20台SUV。品牌版的“神仙打架”已经上演。
从广告营销的角度,这种布局绝非偶然。IP联名的本质是“注意力争夺”,而《哪吒2》作为国民级IP,天然具备穿透不同圈层的能力。蒙牛通过联名牛奶将产品融入观影场景,荣耀用主题快闪店抢占年轻消费者心智,泡泡玛特则用盲盒撬动二次元经济——每个品牌都在用差异化策略,将IP流量转化为自身市场的增量。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跨行业联名创造了“叠加效应”。当消费者在超市买到哪吒牛奶、在手机店看到哪吒主题皮肤、在社交平台刷到哪吒特效时,IP的渗透力被几何级放大,品牌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哪吒宇宙”的商业生态。
二、从“贴牌”到“共生”:IP授权的价值升维
传统IP合作往往停留在Logo贴牌,但《哪吒2》的案例显示,品牌正在与IP走向“内容共生”。蒙牛邀请导演饺子执导广告片,将产品与电影角色深度绑定;中信出版推出未公开的电影设定集,把IP衍生品变成文化资产;支付宝甚至将“藕饼CP”融入产品功能,让IP成为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这种转变背后,是消费心理的进化。Z世代对IP的消费早已形成“情感经济学”——他们不只为产品买单,更为IP背后的故事、价值观和参与感付费。品牌与IP的深度捆绑,实际上是在争夺用户的“情感账户”。当兔头妈妈将防蛀牙膏与哪吒“逆天改命”精神结合时,家长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对孩子“成为英雄”的期待。
对于品牌而言,这意味IP合作正从“流量入口”升级为“价值入口”。泡泡玛特盲盒溢价9倍仍被疯抢、FunCrazy众筹金额超目标300倍,证明消费者愿意为情感支付溢价。品牌需要的不再是IP的热度,而是与自身价值主张的契合度。
三、粉丝经济的终极形态:从“圈地自萌”到
“全民共创”
《哪吒2》最颠覆性的突破,在于将粉丝经济推向“全民共创”阶段。当普通用户用橘子皮DIY哪吒、当coser自发组织线下巡演、当“藕饼CP”二创内容席卷社交平台时,IP的价值已不再由官方独家定义,而是进入“用户主导”的新阶段。
品牌们显然抓住了这一趋势。饿了么推出“藕饼套餐”不只是卖食物,更是为CP粉提供仪式感;美图秀秀的变身特效让用户一键成为“哪吒”,满足身份转换的快感;长城汽车送哪吒主题SUV,则把消费行为变成粉丝身份的加冕礼。这些策略的核心,是把品牌变成粉丝文化的赋能者而非收割者。
这种转变对应着消费权力的转移。当品牌允许用户用自己的方式诠释IP时(如旺旺让消费者用贴纸创造“零食界藕饼CP”),实际上是在用“失控”换取忠诚——这正是年轻消费者最渴望的尊重。
四、IP联名的终局:从“借势”到“造势”
《哪吒2》的案例预示着一个新趋势:头部IP正在从品牌营销的“工具”升级为“战略资产”。当光线传媒的股价因IP授权飙升200%,当宜宾文旅借哪吒重塑城市形象,当淘票票用电影角色重构会员体系时,IP的经济价值已渗透到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对品牌而言,这要求重新理解IP合作的本质。短期看,联名是获取流量的捷径;长期看,IP应成为品牌资产的一部分。未来的竞争中,品牌需要的不仅是“抢到IP”,更是“养成IP”。就像蒙牛通过联名反哺IP热度,抖音借用户二创延长电影生命周期,真正的赢家永远在参与IP价值的创造。
小结:《哪吒 2》的联名合作,无疑创造了品牌 IP 的历史,它以多元且深度的合作模式,打破了行业传统界限,不仅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更在品牌联动领域树立了难以逾越的标杆。
当IP经济进入深水区,品牌们的较量早已超越简单的流量争夺,转向对用户情感、文化认同和产业生态的深层运营。这场狂欢留给市场的最珍贵启示或许是: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唯有与用户共情、与IP共生的品牌,才能真正掌握“改命”的咒语。
作者:wen
编辑:志玲不是姐姐
来源:CNAD广告网资讯
图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