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接连官宣两位「华为PuraX品牌挚友」姚安娜和王安宇,并陆续露出这款“全球首款阔折叠”的机型外观。
3月27日-28日,华为又发布了5支邀请两位品牌挚友拍摄的广告片,在安娜和安宇的“斗争”中,尽显华为PuraX性能。

《对手戏》
《狭路相逢》
《先发制人》
《飙眼技》
《赢家》
广告人干货库编辑团队,对姚安娜代言华为Pura的营销策略进行了详细拆解:
一、身份杠杆:家族基因与商业价值的双重叠加
流量自循环体系
姚安娜的“华为二公主”身份天然具备话题性,官宣代言后#姚安娜华为宣传片#等话题48小时内阅读量超3.2亿,节省千万级明星代言费的同时实现破圈传播。
其哈佛计算机背景与华为科技属性形成认知闭环,宣传片中“1610手势密码”将技术参数(16:10屏幕比例)转化为互动游戏,强化用户对产品卖点的记忆。
家族企业叙事重构
通过姚安娜与孟晚舟的差异化形象(“科技缪斯”vs“商界领袖”),构建“传承与创新”的叙事张力,既保留华为“狼性文化”内核,又注入年轻化基因。
任正非对女儿商标保护等细节被舆论解读为“家族温情”,提升品牌情感温度。
二、争议转化:舆论风暴中的品牌韧性建设
负面流量正向收割
针对姚安娜“资源咖”“演技争议”等历史舆情,华为选择以“品牌挚友”身份合作而非正式代言人,规避商业利益关联质疑。
通过《猎冰》《仁心俱乐部》等作品口碑反转,塑造“努力转型”人设,将公众对“企二代”的审视转化为对品牌韧性的认同。
风险对冲机制
家族成员代言天然规避明星塌房风险,2024年娱乐圈塌房事件导致品牌损失超50亿背景下,姚安娜“零绯闻”特质成为安全牌。
宣传片弱化明星光环,重点展示产品功能(如无实物表演突出手机形态),将注意力导流至技术实力。
三、技术×娱乐:跨界联动的场景化渗透
科技美学具象表达
姚安娜的芭蕾舞者身份与Pura系列“科技美学”定位深度融合,宣传片中通过舞蹈动作模拟芯片运算轨迹,将抽象技术转化为视觉符号。
参与FreeBuds Lipstick耳机设计,以“科技美学探索者”身份输出时尚洞察,拓展产品外延价值。
全域场景覆盖
线上:B站、抖音定向投放技术解析短片,利用姚安娜2100万粉丝基数实现精准触达。
线下:巴黎时装周等高端场景露出,强化“国际化高端科技品牌”认知,带动欧洲市场品牌好感度提升9%。
四、成本效益与长尾效应
降本增效模型
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合作费用不足外部明星代言费的10%,节省资金投入鸿蒙系统研发,实现“营销投入-技术产出”正循环。
姚安娜海外教育背景助力国际化传播,其双语能力在海外社交媒体传播中降低跨文化沟通成本。
生态协同价值
与阿维塔汽车、百雀羚等姚安娜过往代言品牌形成矩阵效应,共同构建“华为系”产品认知网络。
通过博鳌论坛青年领袖等身份背书,延伸至企业社会责任传播,提升品牌战略高度。
策略启示:
家族成员代言需平衡商业逻辑与情感叙事,过度消费血缘关系易引发反噬;
争议性人物营销必须匹配强产品力支撑,技术实力是消化舆论风险的核心底气;
跨界营销需找到身份特质与品牌价值的“最大公约数”,避免陷入自嗨式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