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干货库 广告人干货库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 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广告公司导航    🔥方案库    🔥案例库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广告公司导航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

空手7小时前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系列推文

本系列文章是对我提出的「增量增长大模型」进行详细拆解,包括对一系列基本概念的定义与辨析,并对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进行解读。

争取每篇推文都做到短小精悍,逻辑自洽,案例生动,引人思考。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_^

品牌营销中的一切最终指向购买。

将顾客购买视为最终目标,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买是一件复杂的事,受到诸多变量影响。对一名消费者来说,产品本身、包装设计、定价、渠道铺货和购买便利性、终端促销、销售人员推荐、网络口碑与身边人评价、广告、公关、KOL种草、乃至购买当天的天气、环境、个人心情都会影响其最终选择。

而具体到品牌传播来说,很多人都有一个认知误区,以为只要告知产品功能,顾客就会购买;或者只要把品牌名喊出去,提升了知名度,顾客就会指名购买。所以很多企业非常重视品牌曝光,看重一句slogan的价值,甚至相信广告语创作好了,就能搞定一切。

这在商品稀缺、竞争不充分、消费观念不成熟的年代当然有可能,但今天却越来越难,叫卖式口号让顾客无感,洗脑广告也越发让人厌烦。我在职业生涯中常常遇到,很多企业觉得“我的产品这么好!”,但是消费者却认为“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对于“如何让顾客购买?”这个终极问题,我觉得首先要解决场景相关性问题。不管你的产品再好、知名度再高,如果消费者觉得跟他没啥关系,他生活也没有使用这个产品的场景,那他也不会买。

“广告教父”大卫·奥格威曾经说过:“人们对很多广告视而不见,因为它们一开场就很无聊……如果你要卖灭火器,广告就该从一把火开始。”

从一把火开始,这不光是为了制造视觉冲击力,吸引消费者注意;我觉得更重要是,它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中的某些场景,比如做饭、抽烟、充电等可能存在火灾隐患,因此应购买灭火器以有备无患。如果消费者没有这个安全意识和相应需求,那么你把灭火器的性能、技术说得再天花乱坠,消费者也无动于衷。

所以,场景的存在可以建立产品与消费者生活的关联性,提升消费兴趣和注意力,并唤醒需求。

其次,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利益要可感知。

企业要做的不是展示产品,而是让消费者感知到产品带给他们的好处。唤起需求意识以后,紧接着就要展示产品如何解决具体场景中的问题,回应消费者痛点,并呈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带给人们的使用体验,使用后将收获何种结果,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需求,唤起消费者内心深处的购买欲。关于产品功能与消费利益的区别,上一章节有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再次,解决认知强度问题。

一次触达通常很难直接带来购买,企业需要持续不断地传递信息、与消费者建立连接,从而说服他们改变态度、产生行动。过去,企业主要靠大量、重复地投放广告来形成这种认知强度。

强投放能够让消费者对品牌留下印象,建立认知;并形成长期记忆,在购买时能够回想起来。而且,在心理学上,熟悉能够产生信任和喜爱。对于从未听说过的品牌,我们在购买时总会犹豫再三,而耳熟能详的品牌则让人觉得放心靠谱。

英国巴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资深广告学研究者罗伯特·希思(Robert Heath),在1999年提出了一个“低参与度吸收”(Low Involvement Processing)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一则广告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不管消费者是否有意识去看广告,有没有留意到广告的存在,该广告都会在人们大脑中留下印象。这种印象会逐渐累积并最终形成我们对一个品牌的态度、价值联想与情感联系,成功影响人们的购物选择[1]。

希思认为,看广告的不是我们的眼睛,而是大脑,他因此写了一本畅销书《广告的隐形力量》(The Hidden Power of Advertising)。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坚称自己购物时没有受到广告影响,但企业还一直在做广告。持续的广告投放形成认知强度,积累品牌资产。

但现在嘛,我很怀疑这一做法是否还起作用。以前媒介环境单纯,消费者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也少,企业只要实施一波广告轰炸,总能脱颖而出。但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消费者每天被海量信息包围,而且网络内容如短视频等更加生动、有趣、戏剧性和震撼力拉满,品牌广告极易被淹没,自然也谈不上还能潜移默化消费者的潜意识。

如今要想形成认知强度,关键不再靠“量”的堆积,而要从“质”入手,切入消费者的情绪和社会关系。情绪是一种能量状态,带有情绪尤其社会情绪的内容,能够极大激发用户共鸣,并形成社会话题,通过社会化力量调动消费者的兴趣和欲望;而社会关系能从文化的视角建立新的认知框架,让消费者重新审视品牌存在的意义,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在内心深层次影响其观念。

如亚朵星球深睡枕。官方数据显示,该产品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600万只,光2024年就卖出380万只。2021年亚朵星球品牌推出后,亚朵零售业务的GMV在2024年达到25.92亿,同比增长127.7%,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0.8%提升至30.3%,其势头之猛几与亚朵酒店板块并驾齐驱,这就是深睡枕、夏凉被等明星产品带来的贡献[2]。

亚朵星球深睡枕找了Papi酱、伊能静、李诞等众多名人KOL在直播间、短视频中推荐其产品,其统一话术是从睡眠入手,告诉消费者好睡眠的价值,以及“枕头是最值得投资的一件单品,因为我们一生中很多时间都在睡眠”“我愿意花天价买一个枕头换我一夜好眠”等。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伊能静这段话是种草范本,建议学习)

这不像传统的记忆棉、乳胶枕等产品总喜欢拿产品材质和造型说事(看看“深睡枕”的命名逻辑)。

这就是全新的认知框架,让消费者从睡眠管理、自我投资、自我修复与疗愈的视角去看待枕头产品,而不只是卖一款高价枕头。而这击中了饱受睡眠困扰的当代打工人的痛点,贴合了悦己消费的时代情绪,因而更容易种草成功,影响人们的观念与认知。

最后,是达成购买的“临门一脚”——行为推动。

兴趣、认知、情绪、态度这些都是心理变量,但“购买”却是一个行为变量,光让消费者认知品牌、认同并喜欢你还不够,关键还要推动消费者产生具体的购买动作。

在生活中,有很多消费者即便知道了品牌,被种草了,研究了产品,并把产品放进了收藏夹或购物车里,但最终他并没有买,而且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把这事给忘了,或失去了购买欲。对品牌来说这就是前功尽弃,而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所以,企业还需要最终的行为刺激,推动消费者立刻马上现在就下单。

这就是说,购买达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靠一句口号或某个推广动作。基于“场景+标签”的增长路径,场景的6个变量和标签的3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消费系统——消费利益、消费形象、消费框架、消费指令。

消费利益,回答“为什么买”的问题,品牌通过具体场景与目标消费者建立联系,让其感知到产品带来的体验与好处。

消费形象,回答“谁来买”的问题,通过对使用者形象和理想化身的塑造,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代入感、归属感和向往感,看完品牌内容后产生“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品牌”的认识。

消费框架,回答“为什么买这个品牌而不是其他竞品”的问题,它塑造消费者认知与观念,帮助消费者从一个全新视角去看待品牌价值,审视品牌在其生活中的意义与角色。同时,它还能塑造全新的消费标准,帮助消费者在一众竞品中做出正确选择。

消费指令,则回答“何时何地买”的问题,提示消费者及时购买;同时它还提供一份消费指南,告诉消费者“如何消费并使用产品”,如何时消费、在哪消费、跟谁消费,以及具体的消费方法、消费频次、消费流程等。

比如奥利奥在推出云朵蛋糕这款新品时,打造的第一个场景是早餐。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在早餐场景下,最有痛点的人群是新晋爸妈,特别是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学以后,每天早上都像在打仗。早上要喊娃起床,帮娃穿衣,甚至还要收拾书包,准备水杯、红领巾等物;然后还要做早餐,等娃吃完后送去学校。与此同时,大人可能还要把自己收拾好准备上班,这一切,都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所以围绕早餐这件事,宝妈奶爸们就有了好几项任务待完成。首先,给孩子吃的食物需要更加注重口味和营养均衡;其次,早上没那么多时间,准备早餐的过程一定要便捷省时,对快的需求甚至比健康营养更迫切;最后,还得解决孩子爱不爱吃的问题,孩子一早被喊醒,匆匆忙忙开始吃早餐,可能根本没有胃口,或者起床气还没消,完全不想吃。

因此,奥利奥云朵蛋糕针对早餐场景打造的核心消费利益就是“快”。在抖音等平台传播的关键词如快手早餐新选择、早餐好搭档、三分钟早餐、一分钟搞定营养早餐、宝宝早餐小蛋糕、儿童出行必备等,告诉消费者云朵蛋糕配上一杯牛奶就是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简单省事。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这是我的抖音收藏夹)

在这个场景中,云朵蛋糕绑定的消费形象是“新手妈妈”,设计的话题Tag如#懒妈妈哄娃妙招#、#懒妈妈自由#、#90后妈妈带娃利器#等。因为第一次当妈,早餐更容易手忙脚乱,云朵蛋糕可以来帮忙。

云朵蛋糕建立的消费框架则是亲子关系,一款小蛋糕就能显著提升家庭幸福感。一方面它能提高孩子吃早餐的积极性,传播内容如“孩子一顿能吃三个”、“一个蛋糕打败孩子早八赖床”等;另一方面则从父母视角强调“早上多睡1小时”,设计了“不用早起也能让娃吃上方便早餐?”“爸爸只爱睡懒觉怎么办?”等话题,这些视频内容就带上了情绪价值和话题属性,展示了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意义。

而且,奥利奥还强调云朵蛋糕给小朋友吃很安心,产品营养妥妥够,还不含反式脂肪酸、代可可脂等成分,奥利奥又是国民大品牌,可以放心入。

最后,云朵蛋糕设计的消费指令就是把产品跟早晨强绑定,传播“快乐一天从奥利奥云朵蛋糕开始”“幸福从每个清晨开始”等,用时间变量和亲子关系推动消费者进行购买。

除上述视频种草内容外,奥利奥还实施了更多推广动作,围绕核心场景和核心人群进行拓展。

比如2023年5月,奥利奥联动安慕希AMX,将云朵蛋糕和安慕希长白山蓝莓酸奶在美团超级CP日打造“下午茶CP”,让消费者上美团搜索“云间聚会”,参与话题互动赢好礼。具体文案则针对亲子人群传播产品利益如“家务先摆着,我在云间休息会”、“PPT晚点说,我上云间开个趴”、“作业晚点交,我去云间找点灵感”等。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六一儿童节,云朵蛋糕又做了一个儿童小场景叫做“课间补给,美味分享”,种草话题则是“社恐小孩的交友利器”,同时还在美团站内开展“玩转六一,瓜分十分好礼”的促销活动。据美团数据,六一期间云朵蛋糕的交易额增长超5倍,更加精准的广告策略拉动销售提升73%[3]。

这就是说,找到核心场景,品牌也就找到了明确的目标人群,在传播推广上则可以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内容创意和沟通话术,再辅以精准的广告投放,以推动了产品的持续高效增长。

在打透早餐场景和亲子人群后,2023年下半年云朵蛋糕又瞄准了第二个场景“夜间解馋”,在这个场景下主打最具增长潜力的学生人群。于是,奥利奥又开始在学校周边加强铺货和推广,并设计相应的内容和广告策略。可以想见,针对这一场景,云朵蛋糕设计的消费系统又有所不同,不过整个奥利奥品牌的核心价值与形象、云朵蛋糕的产品体验则在不同场景中保持一致。

说完奥利奥云朵蛋糕,我们再来看看亿滋旗下的另一个曲奇饼干品牌趣多多。趣多多的核心场景叫做“午后职场焕活”,针对打工人的下午茶需求做文章。

为匹配这一场景,趣多多开发了迷你装和独立小袋装产品,回应下午茶的即时、轻量化需求,缓解打工人的身材焦虑;同时,趣多多也推出了办公室分享大礼包,礼盒内还赠送“珍惜时间,努力搞钱”主题办公桌垫,以及使用饼干形象设计的职场表情包贴纸。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打开淘宝一搜趣多多,就看到了这个头图)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既然是下午茶,那除了点心零食,还离不开茶饮,所以趣多多联动咖啡茶饮品牌做了一系列推广活动。2021年4月,趣多多联合太平洋咖啡在饿了么做促销,邀请消费者#上饿了么找下午茶#,发现“花样茶搭子、下午茶新吃法”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2022年10月,趣多多又和茶百道打造了“趣味百倍下午茶”的联名活动。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2023年底的双旦期间,趣多多和Tims天好咖啡联名打造“咖啡撞曲奇”的奇趣之旅,在上海50家Tims门店推出联名特调咖啡,设计“咖啡藏宝图”打卡路线,鼓励用户上小红书分享打卡照片和自己DIY的曲奇咖啡创意食谱,力争成为“咖啡伴侣”。

在媒介端,趣多多在2022-2024年间赞助了一系列职场综艺节目,围绕节目打造相关内容和推广活动。

比如2022年9月赞助腾讯视频制作的职场观察真人秀《跃上高阶职场》,该综艺聚焦职场跃升之路,引发职场人的热烈讨论,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相关内容和话题频频出圈。

所以趣多多基于“下午茶时间”和美团携手打造了“午后职场 趣多多一点”的超级品牌日营销,推出满6减6随心尝活动;同时在美团外卖9.19咖啡日、9.20奶茶日,分别打造“打工人的苦中作乐”、“不想卷,只想甜”的主题活动,聚焦当代职场情绪,拯救打工人的工作状态。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2023年9月,结合《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五季,在节目中结合律所实习情节打造“趣多多超有趣美味站”,并在线下举办“实习生见面会”粉丝见面活动。同时,打造“职场充能,来口趣多多”的主题传播,及“一口美味曲奇,工作状态满分”的限量秒杀活动。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2024年3月,赞助《哈哈哈哈哈》第四季时,趣多多邀请节目嘉宾、脱口秀艺人王勉担任“逗趣体验官”,一起为职场打工人打造了一支魔性歌曲《趣多多之歌》。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这首歌曲不仅被制作成广告片,在线下大屏、写字楼进行投放;还在抖音发起#抖掉班味,抖出逗趣#的合拍互动。促销端则推出“美团外卖送趣味,打工生活不乏味”的满69减20活动。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同时,趣多多还邀请王勉兼职体验一日外卖员,给消费者送福利。这一事件营销衍生出了 “00后打工人嘴替”、“五哈最强打工人”、“王勉转行送外卖”和“抖掉班味抖出逗趣”四个微博热搜话题,#王勉,你的外卖到了#同时登上抖音热搜榜,建立品牌与打工人的强连接,与职场话题的强绑定。

对打工人来说,零食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精神慰藉品,对于提振职场情绪有很大作用。英敏特调查数据发现,在中国,93%的二三线城市、86%的一线城市受访者会通过零食慰藉心情[4]。

亿滋自己发布的《2022年全球零食现状报告》显示,过去10年,零食的消费人数和人均消费量均显著增长,80%的职场年轻人有下午茶消费习惯,71%的人每天至少吃两次零食,而且63%的人将“零食时间”视为一天中唯一的亮点。

凯度中国的数据同样提到,63%的消费者认为工作时吃零食能让心情更加愉悦,57%的人认为零食帮他们轻松开启新一天[5]。

消费者报道则将这个研究进一步细化,其2023年的调研中发现,零食已成职场必需品,只有1%的职场人不吃零食,吃零食的主要情形为头脑风暴会议中补充体力(61.9%)、上班摸鱼和闲聊(29.5%)、下班追剧(24.8%)、辛苦加班(17.1%)、被领导/同事/客户气到(2.9%)等[6]。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来源:消费者报道)

在这些具体场景中,零食主要起到三个作用:一是充电、补充体力和能量;二是改善心情、缓解紧张、提升工作幸福感;三是通过零食与同事社交。零食是职场EMO时刻的自愈方式,是带薪摸鱼的新姿态,也是职场社交的手腕……

上述数据告诉我们,为何趣多多选择午后职场作为核心场景。在这一场景中,趣多多的消费利益标签是“充能”“逗趣”“去班味”。

如2023年618美团神券节趣多多活动主题就叫做“口口酥脆超美味,即刻充能不怕累”;2024年3月又联动美团充电宝频道,借用“充电”概念,邀请打工人在工作间隙用趣多多来为自己充能。围绕这些标签,趣多多打造的爆款种草内容如“午后3点靠它满血复活”、“打工人续命,咖啡+趣多多曲奇”、“一口回血,被同事追着问”等。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趣多多的消费形象标签就是“职场打工人”,并由此打造了一个“逗趣打工人”的品牌人设。

在消费框架的建立上,趣多多主要结合职场文化和当代打工人心态来沟通消费者,传递品牌价值。“职场解压神器”“打工人苦中作乐”就是趣多多品牌核心价值“逗趣”在职场场景中的具体展开。

2022年底趣多多与Tims开展联名时,还共同在小红书发起咖啡狂欢节,打造“生活就要有趣味”的主题传播,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了趣多多想要传达的消费态度和价值观。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最后,“午后职场趣多多一点”、“午后美味趣多多”则是趣多多下达给消费者的消费指令;搭配咖啡茶饮作为下午茶的一部分,让自己化身奶茶搭子、咖啡伴侣就是趣多多的消费方式。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在这一案例中,趣多多的产品线组合、广告、媒体赞助、联名营销、事件营销、话题互动、促销活动都围绕场景为中心设计,各种传播内容如活动主题、社媒话题、短视频内容、种草笔记等都基于标签进行延展。这一整套消费系统同时,推动了趣多多的增长,近三年来趣多多在下午茶场景的交易额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0%以上[7]。

对于营销这件事来说,很多企业以为营销的第一个问题叫做“我是谁?”,他们总是急于在广告中宣扬自己的产品特征、品类属性、企业实力,标榜自己的销量、行业地位等。

比如最近柚香谷宋柚汁在大规模投放的户外广告中,具体文案包括了品牌背书信息“品类原创”、“全国销量连续多年第一”、“不是所有的柚汁都是宋柚汁”、“中国首家使用YUZU”等;强调了产品卖点“柚香!柚爽!柚解腻!”,带上了品牌主张“清雅依旧,柚香如故”。一张海报上满满的字,这就在试图告知消费者“我是谁”。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广告人干货库

但是消费者并不理解柚汁和宋柚汁有何区别、YUZU(注:日本香柚,一种柚子品种)是什么意思,买饮料时也并不关心你是否品类原创。该广告有群友发到我的读者群里,很多人的评价是“纯粹是自嗨”“作为消费者,我不怎么关心是否为品类原创”“感觉这句话没啥意义”等等。

消费者并不关注企业怎样,他关心的只有他自己,他的喜欢,他的利益,他的喜好,他的态度和价值观念。营销也不是从企业开始的,而要从消费者开始。

因此,营销的第一个问题也不是“我是谁?”,而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最有可能买我?”

这个问题关乎消费场景、目标人群及其需求,决定企业的细分市场选择。

其次,营销要回答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会购买?”第二问关乎顾客购买理由和品牌差异化价值。“我是谁?”其实是隐藏在这个问题之后的。企业只有能给消费者创造价值、带来利益,他们才会关心你是谁。

再者,营销还要回答“如何让他们现在就买?”第三问涉及转化和销售达成;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他们持续买?”第四问涉及忠诚度管理。

在场景营销的体系中,场景首先解决的是如何识别目标消费者及其需求。场景的具体定义,以及“场景造需”“人以场分”“场景洞察”等基本概念就是在设计一张清晰的消费者地图,在场景的框架下,我们能容易找到目标人群,理解其生活任务,洞察其具体需求。

通过场景激发消费者需求以后,我们还要通过标签影响用户决策。消费利益、消费形象、消费框架给消费者提供一套完整的“为什么买”的消费理由。这些标签定义品牌,构筑品牌的差异化价值。品牌价值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在消费者的具体场景和社会生活中与他们发生关系,展示产品对他们的好处,品牌对他们的意义。

最后,场景中的6大变量,给消费者打造一份详尽的消费指南。指南中包含了驱使消费者立刻行动的关键因素,也在持续告知消费者何时何地如何消费产品。既是“现在就买”的消费指令,也是“持续购买”的习惯养成。

科特勒咨询集团在其经典著作《数字时代的营销战略》一书中,开篇即提到这样一句话:“无论营销如何变化,营销战略的本质有三点是不变的,即需求管理、建立差异化价值、建立持续交易的基础。”[8]

联合利华公司内部也有一份如何开展营销的行动指南,叫做“改变的五个杠杆”(Five Levers of Change,Unilever 2011)[9]。这五个杠杆分别是——

1、让它更易懂(Make it UNDERSTOOD)。人们不行动,首先是因为对这件事欠缺了解,也不明白为什么该去做。

2、让它变简单(Make it EASY)。事情越简单,人们就越愿意行动,太过复杂和耗费力气的事,人们就会放弃。

3、让它可期待(Make it DESIRABLE)。只有满足人们心目中对自己的期望,以及他们希望在别人眼中呈现的形象,人们才愿意行动。

4、让它有回报(Make it REWARDING),新的行为要为人们带来他们在意的具体好处。

5、让它成习惯(Make it HABIT),当消费者做出改变以后,你还要创造一个让他们持续坚持该行动的策略。

联合利华的这5个杠杆,可以视为营销战略3大本质的细化展开和行动指南。

要想推动人们产生购买、使用某品牌的行为,要展示品牌带给人们的回报,并在具体场景中进行实证。要满足人们对自我形象和群体归属的期望;要下达简洁有力的行为指令,让行动变于展开;品牌在消费者生活中固定下来,变成持续的消费习惯,并不断提醒和再强化;还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标签传递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的可接受度和认知度。

这也是场景和标签在做的事情,场景可以管理用户需求,培养消费习惯,标签可以更好地建立差异化价值,它们抓住了营销战略的基础,更进一步指引消费者的购买行动。

#传播策略#品牌策略#广告人干货库#策略#营销策略#运营策略
0
分享
空手
文章 291评论 0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空手
公众号:空手(ID:firesteal13)有深度/成体系的品牌营销指南
291文章
0评论
173获赞
找工作

👉 想跳槽,要涨薪,找工作,就上4A招聘

热文推荐
TOP1
泡泡玛特&霸王茶姬:品牌即超级媒体 如何打造现象级流量效应?
1周前
TOP2
去具体场景中,找客户
7天前
TOP3
一部广告史,12个方法论
3周前
TOP4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
7小时前
TOP5
一起来看最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
5天前
方案怎么写,扫码来干货库看看
  • 方案库
  • 加 VIP 
  • 用户评价
  • 行业报告库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2025 广告人干货库     网站地图 蜀ICP备2023018979号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0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