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品牌广告宣传核心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禁用表述规范
绝对化用语
禁用词汇:“最”系列(如“最优”“最低价”)、“第一”“唯一”“国家级”“全球领先”等表述,违反广告法对绝对化用语的限制。
示例调整:
原表述“史上最低价”需改为“限时特惠”;“全球首发”可调整为“创新上市”。
虚假或夸大宣传
禁用词汇:涉及功效的“100%有效”“根治”“零风险”,或供应链相关的“免税直邮”“零关税”(因美国免税政策已终止)。
医疗/健康类产品:非药品广告禁用“治疗”“消炎”“抗癌”等医疗术语,需标明“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二、高敏感品类宣传限制
红色标签产品(高税、高监管品类)
重点品类:3C电子(如TWS耳机)、快时尚服饰(T恤、鞋帽)、大件家具、玩具等。
合规要求:
需明确标注关税成本(如“含税价”),避免使用“免税包邮”等误导性表述;
强制披露产品认证信息(如FCC、CPSC等)。
贵金属与珠宝类
标注规范:足金含量不足99%不得标注“足金”,人工处理珠宝需注明“染色”“优化”等工艺。
三、供应链与成本表述合规
供应链调整声明
合规示例:
可宣传“部分产能转移至墨西哥/印尼”,但禁用“全球级产能”“顶级工艺”等夸大表述;
若涉及关税成本分摊,需注明“价格已包含关税”,避免模糊表述(如“税费自理”)。
促销活动规范
禁用诱导性词汇:“倒计时涨价”“万人疯抢”“随时断货”等制造焦虑的表述;
替代方案:使用“库存有限”“售完即止”等中性提示。
四、区域化广告策略
美国市场定向调整
价格策略:因关税成本传导,需在广告中淡化“低价”标签,转向“品质保障”“本地合规”等价值点;
认证强调:突出UL、FDA等美国市场强制认证,增强消费者信任。
新兴市场转移
合规风险规避:向欧洲、东南亚市场推广时,需删除“美国同款”“北美热销”等关联表述,避免关税政策误解。
总结:2025年品牌广告需规避 绝对化用语、虚假功效承诺、诱导性促销,并对 高敏感品类、供应链调整、区域市场差异 进行精准合规表述,避免因政策变动引发法律风险。
附:广告宣传指引培训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