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很重要,好的广告语永远是锦上添花,但做不到雪中送炭。99%的产品卖不好,不是产品的问题是广告语不够尖、不够锐。要记住好的广告语是靠时间、金钱投出来的,传播的本质是重复,再重复。
下面分享打造品牌广告语的五个公式:
01
需求+动词+品牌名
广告语开头是消费者未被满足的某种需求的状态,中间是产品的使用方式,后面是品牌名承接。如果用互联网的语言来说:需求是流量入口、品牌做流量承接,消费者往往是先关注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才是打开心智的大门。
对于需求的洞察,是广告语的起手式,关键动词是后手棋。安心是人的基本需求,激发需求的方式是放大恐惧100倍。
比如:
需求:怕上火、困了、累了、嗓子不舒服
动词:喝、来颗
品牌名:王老吉、红牛、金嗓子

02
场景+动词+品牌名
什么是场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场景是需求的具象化、具体化。
“送礼”就是一个典型的场景。提到“送礼”,自然的会想到逢年过节、有事相求、初次见面、亲朋好友、大包小包、笑脸相迎的画面,这时候已经不用反复提需求的问题了,消费者需要的是选择理由,提供处理方案。
在“送礼”这个画面里,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都具备了。占据场景就是在给消费者一个处理方案。生活中有无数的具体、特定的场景,发现场景、占据场景并提供处理方案。
场景是唤醒需求最直接的方法。
比如:
场景:今年过年不收礼、冷热酸甜、看病人
动词:收礼就收、想吃就吃、送
品牌名:脑白金、冷酸灵、初元

03
名词动词化+词根
生意的竞争是品类、特性词之争;广告语的本质是占据品类词、占据特性词。
所有套路的形式、创意的发挥,要符合内容的本质,本质就是占据生意的词根。比如海飞丝占据的是去屑;百度占据的是搜索;滴滴占据的是出行。
消费者的需求是由产品背后的品类属性、特性利益所满足的。需求、品类、特性的递进关系才是广告语的内生逻辑。
名词:百度、滴滴、斗米
动词化:一下
词根:就知道、马上出发、马上入职

04
竞争代替性
生意的重要一问,你的顾客从哪里来,从竞争对手那里来。
竞争性广告的目的就是转化竞争对手的消费者到我这里来。这类广告要给消费者明确的转化理由,这个是竞争对手产品所不具备的功能、利益、价值点,是同类产品的替代、换代。
以前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今是新的不来,旧的不去,创新有理。
竞争:高端装修、装地板
对手:不用大理石、怕危害气体
替代:就用简一、用久盛实木地热地板

05
功能、利益、工艺的戏剧化表达
把产品的在原料、材料、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某个点拎出来,用戏剧化的方式放大。用戏剧化的方式是高限度的放大信号,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有关产品的功能、利益、工艺的戏剧化表达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最终要落到产品所要占据的那个特性上。
比如:
厨邦酱油美味鲜,晒足180天;
OPPO手机,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美的变频空调,每晚只需一度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