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位”这一词语,在中国已经成为使用最频繁的品牌营销术语。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90%以上的客户,经常需要定位,但经常会把产品定位、品牌定位、市场定位混为一谈,弄不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章节,我们梳理下品牌营销中这三个定位。

核心法则: 产品竞争力=痛点解决力×场景覆盖率×感知独特性
产品定位针对的是产品。强调产品为消费者带来的实际利益,也就是要找到独特卖点,产品定位不是自嗨式创新,而是用手术刀精准切割消费者未满足的刚需,从产品上与竞争对手做出区隔。产品定位是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的根基所在。
产品定位案例:
白小T:用"防油防污"重构基础款价值,3年从0做到10亿
观夏:以"东方香疗"重定义香氛战场,客单价超800仍全网断货
产品定位可以看作商业世界的开刃仪式——过于打安全牌的大众定位仿若钝刀,割不开市场坚冰;过于标新立异的差异选择又有薄刃风险,承不住品牌价值重量。
但比较庆幸的是,产品定位是可以根据品牌实际战略更换的,比如当和其正凉茶发现罐装阻碍家庭消费,果断转型以"大瓶更尽兴"重构饮用场景,市场份额逆势增长。

认知算法: 品牌资产=差异化系数×传播压强×时间复利
你还记得当年轰动一时的王老吉VS加多宝的商战吗?从品牌营销学来看这段从"怕上火"到"正宗凉茶"的百亿争夺战,会发现它们真正争夺的不是广告语或者名字,而是用户心里的那个“大牌凉茶”的位置。
品牌定位针对的是消费者心智。要在消费者的心中建立鲜明的指向性,有一个认知联想。精准的品牌定位为后继的品牌传播打下有利基础,减少品牌的推广成本和用户的记忆成本。
品牌定位案例:
蜜雪冰城:土味美学+极致性价比,在下沉市场构建认知护城河
内外NEIWAI:"没有一种身材微不足道"的情感闪电战

战略公式: 市场统治力=用户渗透率×渠道密度×价格带控制
市场定位针对市场。用一个艺术化的表达来说明市场定位,那可以是——市场定位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既要看清星辰大海,更要算清每一分钱的战场坐标。在三个定位里,市场定位偏“冷调”,在品牌定位、产品定位这些拥有“理想暖调”的基础上,更需要包括目标消费者群体的确定、销售政策、渠道建立等多方面数据/分析/战略的加持。
由此可见,市场定位更关乎于企业组织内部能力以及发展目标的分析。如果市场定位落地能力不足,品牌定位和会受到极大影响。
市场定位案例:
农夫山泉:用550万个终端网点织就毛细血管级渠道网络
SHEIN:通过小单快反供应链,吃透Z世代"即看即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