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7月份,标志情报局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报道了马自达申请注册的新LOGO。7月10日,随着全新马自达CX-5在欧洲首次亮相,马自达全新的扁平化新 LOGO 也在欧洲首次更新。
另外,我们注意到,在前段时间的上海车展上亮相的长安马自达 EZ-60 上首次启用了可以发光的新版 LOGO,在今年5月20日左右,长安马自达的社交媒体平台和相关宣传图片中也开始使用新LOGO。

马自达新 LOGO
此次推出的新LOGO与此前申请注册版本基本一致,延续了自1997年以来使用的「飞翔之翼」图标,但与过去的三维立体风格不同,新版本在设计语言上更趋于简洁、现代,整体造型趋于扁平化。
在细节上,LOGO外轮廓由原本的椭圆调整为更为圆润的几何曲线,翅膀的线条比例更加均衡,M字形结构的视觉识别性进一步增强。

全新马自达CX-5 尾标
英文字标则放弃了使用近半个世纪的小写字标(z 字切割非常特别),新字标直接采用了马自达多年来一直使用的定制字体 Mazda Type。这款字体包含6种不同粗细的字体样式,支持拉丁文和西里尔文系统,在其官方网站上广泛使用。在新发布的马自达 CX-5 尾部,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款新版字标的实际应用。

长安马自达新 LOGO
与此同时,中文字标也迎来了升级优化。旧版标识采用金属质感的三维造型,笔画粗壮,整体呈现出浓厚的工业机械风,并通过阴影和高光的处理,与英文字标的 3D 视觉语言相互呼应。
然而,该版本在笔画间距控制上相对不足,当字标缩放至较小尺寸时,细节易于粘连,导致识别度和可读性大幅下降。

马自达中英文字新旧标对比
新版中文字体在造型上更加规整、扁平,笔画设计更为纤细且富有节奏感。通过去除原有的复杂装饰和立体效果,整体风格更趋简约与现代,显著提升了在不同载体上的适应性。
无论是在车身实物应用中,还是在屏幕与各类数字媒介上,新字体都展现出更优异的可读性与晰度。

马自达不同国家或地区官方网站截图
目前除了欧洲地区外,马自达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官网依然在使用旧LOGO。随着新车型的陆续上市,预计这一新版LOGO将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广应用。

全新马自达CX-5

全新马自达CX-5
全新马自达CX-5

长安马自达 EZ-60

长安马自达 EZ-60

长安马自达 EZ-60

长安马自达 EZ-60
马自达LOGO演变历史
马自达的品牌标志自1920年创立以来经历了最少12次大幅度的更新。早期的LOGO主要以几何图形为主,如1920至1928年采用的圆形重叠字母图案,以及1928年推出的红底白线圆环,带有浓厚的工业风格与实用主义特征。
1931–1934 年间,马自达(当时为 Toyo Kogyo)与拥有全国销售网络的三菱集团合作,由三菱负责该车型在日本国内以及出口市场的销售。基于这一合作关系,马自达在其三轮卡车 Mazda‑Go 上采用三菱重工集团的标志,以突出销售渠道和代理身份。

马自达视觉符号的演变
1936年推出的三道「M」形曲线图形,被称为「广岛三流徽」。这一设计正式确立了马自达与其发源地之间的精神连接。随着品牌逐步拓展国际市场,1954年起,马自达开始启用以斜体大写字母「MAZDA」为核心的英文字标,并在出口车型上广泛应用。到了1970年代末至1991年,马自达的标志进一步简化为纯文字形式,聚焦品牌名称本身的识别度。
1991年,马自达重新启用图形标志,发布了一个类似火焰和钻石组合的徽章,象征热情、创新与品牌的生命力。1996年,现行版本的「飞翔之翼」图标正式亮相,该设计将「M」字母抽象为展翅翱翔的双翼,寓意品牌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发展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