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市场的争夺是营销战役中最为关键、也最激烈的战场,会直接影响企业销售业绩好坏,而市场策略主要是帮助企业解决竞争和销售的问题。
市场策略具体涵括的版块可以用4P理论完整的诠释,这4P分别是Product产品策略、Price价格策略、Place渠道策略和Promotion运营策略。

并且老泡在这里把原来4P理论中的促销策略升级成成了运营策略,是因为数字技术的普及已经让企业的促销和销售手段变得极其多样,在销售转化的环节精细化的运营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认为把4P中的促销策略换成运营策略更全面、更准确。

产品策略即根据市场环境和技术的变化发展,对消费者展开深入研究和洞察,最终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推向市场;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企业的产品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跟着市场环境改变和消费者喜好不断迭代,这样才能让自身的产品一直保持着强悍的市场竞争力。
拿两轮电动车市场举例,前些年会看到马上路上跑的以电轻摩居多,无论是在动力、续航、速度等性能方面,还是在空间、外观、舒适性等使用体验上,电轻摩相比电动自行车均具备压倒性的优势,电动自行车只能覆盖小部分的女性和老年人市场;因此,前些年对电动车企业而言,其最优的产品策略一定是设计多款电轻摩作为主推爆款、辅助少量电动自行车补充小众市场。
而近几年市场风向发生了变化,很多城市出台了新国标政策,只允许速度更慢、安全性更高、重量体积符合标准的电车自行车上牌照;这时电动行车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大,因此对电动车企业而言,必须开始重视和加大电动自行车的款式研发;如果企业的产品策略不能根据市场环境和政策的改变而做出调整,就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当一款新产品研发出来之后,最好是能够在小范围内进行市场测试,这样可以通过真实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反馈进行优化,以确保产品是有市场需求且能真正打动消费者的。
这种产品大规模推向市场前的测试可轻可重,比较轻的做法是把产品寄给一些消费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通过电话回访或问卷调研的方式搜集消费者的评价和建议;而相对较重的做法是在产品寄给消费者之后,每天对消费者的使用行为和体验进行跟踪记录,这样能够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
对于有实力的企业来说,可以选择专业的咨询公司,帮助设计测试方案,跟踪体验过程,并出具详细的产品测试报告等工作。

价格策略是根据产品成本、市场定位和竞品定价等因素,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和企业盈利目标的价格。很多人会误以为,产品的定价主要取决于成本和盈利目标,根据这两者一算定价就出来了,实则没这么简单。
虽说成本是定价高低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但真正的高手往往会根据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感进行定价。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定价原则叫做“价格瞄点”,就是把自己的商品跟其它更高端的商品通过某些方式产生关联,让消费者认为两类商品属于同一层级,以此提升消费者对自身商品的价值感知,愿意付更多的钱来购买。
为什么同样是一份蛋炒饭,在高端餐厅能卖到50块钱一份,而普通饭馆只要10块钱;更神奇的是,花50元在高端餐厅吃蛋炒饭的消费者,会欣然接受这样的价格。是高端餐厅的米饭和鸡蛋成本更高更金贵?是高端餐厅的厨师炒出来的蛋炒饭更美味?当然有一定的原因,但不至于达到5倍的溢价。

我们得从高端餐厅所处的环境说起,高端餐厅大部分开在高端商场里面,高端商场不仅装修大气高档,其门口和一层往往还都是一些奢侈品店面。
这让消费者踏入商场的那一刻,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对商场里商品的价值感知,甚至产生这里面的东西就是应该卖贵一些的心理认知。当把蛋炒饭和奢侈品通过高端商场产生关联之后,一份普通的蛋炒饭在消费者心中就已经不再普通,这就是价格锚点的魔力。
还有一个比较经典和常见的例子,就是星巴克店里摆放的依云矿泉水,在星巴克你会发现一瓶矿泉水卖到了20-30元/瓶,而有机构特意找星巴克的员工调研过:矿泉水基本上没人买。那为什么还要摆放到店中非常显眼的位置呢?
这里面也用到了价格瞄点的原则,首先依云矿泉水作为贵族水能够营造一种高端感的环境,提升了用户心理对咖啡的价值判断;其次星巴克的咖啡价位是30-40元,当消费者发现一瓶矿泉水也要30元,对比之下就会觉得同样30元咖啡的性价比非常高。

渠道策略既选择哪些渠道组合来售卖产品,渠道通常要能够精准覆盖消费者的触达场景,以及能够满足商家对流量的要求;因此渠道流量的量级和精准性,是判断其是否为优质渠道最重要的两个标准。
除此之外,获取流量的成本、店铺的固定成本(如租金、物业费)、渠道给到的福利政策、甚至包括渠道自身的实力等,也是选择销售渠道时的判断标准。
如今随着线下商超的发展和线上电商的成熟,可供商家选择渠道类型也日益变得丰富多样;线下渠道大致可分为“店铺渠道”和“快闪渠道”两类,而线上渠道则更为复杂可以分成“自有渠道”“综合或垂直电商渠道”“社交电商渠道”和“创新渠道”几大类。
店铺渠道是商业史上最有悠久的渠道之一,比较常见的是品牌专营旗舰店、综合销售门店、商超专柜或店铺、卖场货架、售卖合作点等;在国内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前,曾有“一铺富三代”的说法,足以说明店铺渠道在当年的地位和价值。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把相同行业的店铺集中到一块区域更有利于经营,虽说各店铺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同时也能够给这块区域带来更多的精准人流,最后让所有人的生意都能变得更好;这也是为什么像电脑城、五金城、花卉市场、美食街等,竞争同行集中在一块地盘做生意的现象非常普遍。
快闪渠道顾名思义是一种不在固定地点进行经营的模式,包括市场摊位、地推点位、异业合作渠道、快闪店、展销会这些都属于快闪型的渠道;这些渠道优点是成本比较低廉、试错门槛低,而缺点也比较明显,属于游击战的方式无法培养忠实的老顾客。
线下渠道的类型有限、模式非常成熟和完善,因此商家挑选时也比较容易做决策;而线上渠道相对来说要丰富很多,且新渠道不断涌现变化非常之快,因此需要经过缜密的分析才能做出判断,挑选出那些投入产出比较高的渠道。
首先是自有渠道,通常是由企业开发和创建、所有权归自己的渠道;比如网页端的官方商城,移动端的APP、微商城、私域阵地,都属于比较常见的自有渠道,也是很多大企业展示自身实力必备的渠道。
综合或垂直电商渠道是国内最先起步的线上渠道之一,综合电商渠道是指天猫、京东、拼多多这类商品品类非常多的电商平台,而像聚美优品、蘑菇街、蜜芽宝贝等专注于某一品类或领域商品销售的平台则属于垂直电商平台。
社交电商渠道是近几年最受企业青睐的线上渠道,得益于这些年社交媒体流量的红利;以小红书为代表的内容社区电商,以美团大众点评为代表的团购平台,以抖音直播为代表的直播带货,社交媒体上的KOL带货,微信小程序和有赞上丰富的营销工具,还有朋友圈随处可见的微商,都是主流的社交电商模式。
相比于其它电商渠道花钱买流量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社交电商的玩法要更为高级、经营难度自然也更高;社交电商非常看重企业对用户和流量的运营能力、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以及营销工具的开发能力,这些能力成为一家企业在社交电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来讲讲相对小众的创新渠道,这些渠道很难跟那些成熟的电商渠道直接硬碰硬,但也能够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占据一席之地。比如网易严选、小米有品、必要商城这类以ODM模式生产和销售的精品电商平台,就属于比较成功的小众创新渠道;还有一些通过众筹方式卖商品的电商平台,也是极具创新、被部分消费者所喜爱的。
面对这么多的线上和线下渠道,企业应该如何选择?对于有实力有资源的大企业来说,通常会尽可能多覆盖甚至全覆盖这些渠道,毕竟每一种渠道的尝试都是一次业绩增长的机会。
而针对资金、资源和人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渠道的选择属于企业战略级别的事情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企业需要挑选最适合的渠道进行精细化运营,以保证在实力受限的条件下完成最大的业绩产出。

运营策略是企业通过营销宣传和促销活动,引导消费者完成“认知—吸引—询问—购买-推荐”的完整转化链路。前面有提到,互联网技术成熟之前营销手段比较有限,更多只能依靠促销来刺激消费者购买。
而如今营销工具变得极其丰富,简单粗暴的促销已不再那么有效,取而代之的是更精细化的运营;如今,运营人员往往是将促销和运营活动相互配合和叠加使用,以达成最佳的营销转化效果。
瑞幸咖啡在成立之初能够获得飞速的增长,海量的用户补贴和广告宣传是一方面,更得益于其强大的运营能力;当时通过丰富的裂变实现低成本获客,就是非常成功的运营案例,一度带动了增长黑客和裂变营销的盛行。
瑞幸采用的裂变手段不仅丰富多样、好玩有趣,更高明的地方是利用一些互动上的巧思和设计,让用户不会产生排斥和被干扰的感受,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下当时瑞幸主要使用的集中裂变手段。
首先是拉新裂变,老用户邀请新用户下载瑞幸APP,当新用户进行消费后新老用户均可免费得到一杯咖啡,这直接带动了瑞幸APP用户的飞速增长。
裂变红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裂变方式,用户完成一次消费行为之后,可以将红包分享给好友进行领取,而瑞幸在分享的链接中设计了一些小游戏和互动,让原本简单粗暴的促销变得更加好玩有趣。

另外还有关系裂变,就是把咖啡券设计成祝福卡片的形式,用户可以将带有祝福语的咖啡卡券送给好友,表达自己的心意;IP裂变是比较高级的红包裂变方式,利用影视海报、明星形象等设计分享出去的红包页面,配上某某明星请你一起喝咖啡的文案,大大提高了用户领取红包的意愿度。
运营活动和促销政策可以理解成鱼和水的关系,只有两者搭配使用才能发挥强大的效能,比如前面提到的拉新裂变、红包裂变、IP裂变等都离不开优惠和奖励的刺激。
除了裂变之外,多人拼团、好友助力、做任务赢奖励、趣味测试、集卡解锁福利、预定优惠、满减促销、免费限时体验等都是目前比较主流且有效的运营转化手段。
随着互联网从增量时代转变为存量时代,精细化的运营将显得愈发重要,运营能力必定成为企业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

市场策略主要是帮助企业解决市场竞争和业绩销售的问题,因此只有在一线市场中经历无数次血淋淋的实战后,才能制定出真正行之有效的市场策略。
市场策略主要囊括4P营销理论中的4大板块,并且为了适应数字化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老泡把4P理论中的促销策略升级成了运营策略:
产品策略,既根据市场环境和技术的变化发展,对消费者展开深入研究和洞察,最终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推向市场。
并且要跟着市场环境改变和消费者喜好不断迭代,才能让企业的产品持续保持强悍的竞争力。
价格策略,既根据产品成本、市场定位和竞品定价等因素,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且企业能达成盈利目标的价格。
“价格瞄点”是非常经典的定价原则,就是把自家商品跟更高端的商品产生关联,以此提升消费者对自家商品的价值感知,愿意付更多费用购买。
渠道策略,既选择哪些渠道组合售卖产品,渠道通常要能精准覆盖消费者的触达场景,以及能满足商家对流量的要求。
线下渠道主要有“店铺渠道”和“快闪渠道”,而线上渠道更为复杂包含“自有渠道”“综合或垂直电商”“社交电商”和“创新渠道”等。
运营策略,即企业通过营销宣传和促销活动,引导消费者完成“认知—吸引—询问—购买-推荐”的完整转化链路。
比如裂变增长、多人拼团、好友助力、做任务赢奖励、趣味测试、集卡解锁福利、免费限时体验等都是目前主流且有效的运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