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品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三板斧是:降价促销,砍光高预算、上线新品补销售额。但这些做法只是迎合当下环境。消费者不购物是丧失了购物的理由和消费的信心。这个时候企业真正要做的是:
- 创造新市场:重新定义商品价值
- 聚焦核心市场:生活必需品、大众基础款、平价奢侈品
- 解决顾虑:买不买、买什么
具体应该怎么做?接着往下看↓↓

01
聚焦核心市场
生活必需品
具有“抗经济周期”的属性,属于有钱没钱都得买的东西。
比如在你生活拮据时可以不买味精,但不能不买盐。所以经济下行把产品焦点放在更贴近生活必需品的产品线上。比如宠物食品聚焦主粮,彩妆聚焦粉底,家居聚焦床、沙发的核心单品。
大众基础款
做大众款意味着你在一个品类里,锚定了最大的市场体量。你的市场体量,将会决定你的最终销量。在经济不景气时,才能保住最大、最稳定的一块市场。

平价奢侈品
指的是这个品类本身就不会太贵,最贵的产品也在大家接受范围内的产品。买完它之后,你的钱包不会受到影响,但精神会得到补偿。
关键点:
经典的口红效应就是如此: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降低,削弱了买车、买房等大众商品的消费,而“口红效应”所具备的廉价、实用、附加意义等条件,让不少行业及商家由此找到机会和突破口,让人们手中多出来的“小闲钱”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02
创造新市场
当传统市场饱和或竞争加剧时,品牌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颠覆现有产品线,而是重新定义产品的信息价值,赋予其新的购买理由。
日本通货膨胀那几年,服装品牌都开始“尾货甩卖”但效果平平。优衣库推出新单品发热内衣,不强调便宜,也不说自己结实耐穿,而是打出“发热”这个卖点,开创了一个新市场。
比如:Crocs把拖鞋定义为室外鞋,鞋洞可以自行搭配鞋花;蕉下认为口罩外套,不仅可以御寒,还可以防晒。
所以创造新市场,不是生产完全不同的品类,让公司多元化经营,而是重新定义商品的信息价值,赋予它购买理由,然后在产品端做物理上的调整。

03
改变营销策略
经济不好,一定是媒介性价比最好的时代,品牌做宣传往往事半功倍!
01消费者角度
在经济下行时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品牌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解决“买不买、买什么”的顾虑。
在消费决策的过程中,消费者常常面临"迷茫"和"遗忘"的挑战。这是因为市场上品牌和产品众多,消费者很难记住每一个品牌的特性和优势。
而“重复、重复、重复”是对抗消费者“迷茫”和“遗忘”的有效手段。这时候加大品牌的行为,可以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需要时能够被迅速回忆起来。

02竞争对手角度
竞争对手因经济行情下行降低广告支出的成本,从另一方面看是为有能力的品牌腾出了宣传空间。因此在当下坚持加大营销投入,也就意味着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关注与信任,也就越能提升品牌长期可持续的影响力,也就越能穿越周期。
而经济下行时就是抓住机会,这时候加大提升品牌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还可以帮助消费者筛选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从而缩短购买前的思考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