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画:猪坚强
大部分的难题可以通过创意解决
传奇广告大师、BBH创始人John Hegarty爵士谈及当前趋势时,发文指出:
The CEO is now the chief crea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正变成首席创意官)。
创意,成为老板的问题。不懂创意的老板,就会变成问题老板。
他提到,“创意日益被视为领导力问题,40%的受访者认为,首席执行官是最负责将创意渗透到整个组织的人。随着AI重新定义工作和生产力,来自高层的创造力正在成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老板要有创意这件事,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早年的爱迪生,到后来的戴森、维珍航空的理查德·布兰森,再到今天的马斯克,无一不是用创新驱动业务,赚取了超额利润。
近日,国资委发文称:中央企业要将品牌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到2030年,央企需‘涌现一批管理科学、价值彰显的知名品牌’,到2035年形成‘享誉全球的卓著品牌’。”
品牌工作就是创意工作,政策层面,国资委已将品牌价值纳入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没创意别当老板,你做不好。
好创意会让你冒汗
如何判断一个创意好不好?一般从三个维度:独创性、震撼性和关联性。另外一个方法是看看你手心是否冒汗。
在广告公司,一个绝妙的创意,通常会让创意人和客户都感到不安。它很有潜力,但没有前车之鉴,太新颖了,缺乏事实和数据来证明它会成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一个好的广告创意能够落地,客户功不可没,因为他们敢花大价钱将这个天马行空甚至奇怪荒诞的想法执行出来。
乔布斯在策划iPhone时,没有做过市调,他凭直觉赌了一把。别以为他总能成功,当年他开发的NeXT Computer项目便输了得一败涂地;马斯克自研的猎鹰可回收火箭,虽大大节约了发射成本,但接踵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爆炸。
当年为美的中央空调策划《冰岛夏威夷》项目时,客户在买单创意后,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喜悦,反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冰岛最冷的季节,每天只有四个小时的日照,因为圣诞临近而找不到工人,火山濒临爆发,地震频频,还要和当地供应商斗智斗勇……好几个晚上我都失眠,几次甚至祈求冰岛火山爆发,借此以不可抗力为理由,让这个项目搁置……当然,最后我们的勇气还是压倒了怯弱。
怎样提高团队的创造力?
哈佛商学院的一篇文章《创造力在商业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些启示,我从中选出了五个有价值的观点:
1、鼓励冒险
创造力往往意味着突破舒适区。虽然你不想冒那些可能损害业务的风险,但冒险精神是创新和增长的必要因素。因此,营造一个鼓励冒险的环境将大有裨益。
2、不要惩罚失败
为你的团队提供创新的自由,让他们不必担心创意失败后会遭到报复。历史上一些最伟大的创新都是无数次失败的产物。与其将失败视为失败,不如将其视为学习和改进未来的机会。
3、保持开放的心态
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环境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创新需要不断克服偏见。不断提出问题,对得到的答案保持开放态度,并且在进行创新之前,不要要求对方已经完全概念化了想法。
4、促进合作
协作环境对创新至关重要。当团队齐心协力,共同追求目标时,创新就会蓬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确保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可以通过举办头脑风暴会议,让每个成员都能贡献力量,分享想法。
5、鼓励多样性
多元化能够促进创造力,并打破群体思维,因为每个人都能带来独特的视角。不妨考虑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之前从未合作过的成员组建团队。鼓励人们走出舒适区,是鼓励创新的有效方法。
创意是企业和个人的搞钱捷径
要记住:创意就是财富,点子就是钞票。
创意必将成为新商业时代的硬通货。它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能够让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也能让一个无名小卒一夜爆红,甚至可以通过小博大取得令人震惊的营销效果。
这几年,戛纳国际创意节上,全球大牌的CEO、CMO纷纷聚集,包括黄仁勋、马斯克之流。这很能说明问题。大家都在追求创意,更在于如何建立产出创意的机制,希望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源源不断产生卓越点子的机器——这样就能更好地搞钱。
回到广告和营销行业,杰出的甲方肯定对创新和创意非常敏感,充满渴望。如果你遇到的客户不重视创意,那可能是因为你碰到了二流甲方,你可以思考一下还要不要跟他们玩。另外,你对创意的理解也不应刻舟求剑,创意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不断衍生出新的玩法,你在学会在变化中重新定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