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干货库 广告人干货库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 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广告公司导航    🔥方案库    🔥案例库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广告公司导航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流行当策略,混淆还是偷懒?

古里奥5年前

我的职业旅程一直在做市场上比较流行和热的东西。从较早的SNS,到后来的互联网广告,社交媒体营销,再到近期的大数据智能营销等。不知不觉间习惯了被人询问我在做的事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用。也习惯了用新产物解决商业或营销问题。

做过新兴领域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用新东西解决旧痛点很爽。你总会看到对方眼中的光芒,甚至大声说:“竟然可以这么做!”。

当然也会碰到保守派,听到新方法先摇头否定,提出一堆质疑和问题。这都正常,时间会慢慢把今天的新事物变成明天的普通事务。就像当年如火如荼研究的视频贴片广告测量精准投放效果的问题,到今天也不是什么值得深究的领域。

又新又热就用起来

近年有一股趋势,也随着新鲜事物加速增多在广告营销圈盛行了起来。那就是用新媒体,新平台,新技术,新概念当做策略去解决旧问题。我说的这个“当做”是那种“直接的”“粗暴的”“不加思考的”硬配对。

之前的文章说过关于明星合作,直播带货相关的种种,用在这里,大概最近的情况是:

新品牌没名气?

找明星代言,在找薇娅做个直播。

老品牌不够年轻?

找明星代言,在找薇娅做个直播。

产品同质化,没有特点?

找明星代言,在找薇娅做个直播。

消费者复购率不高,导致销量不理想?

找明星代言,在找薇娅做个直播。

潮流是怎么形成的

我是从开品牌公众号发现这个趋势的。因为被问到怎么涨粉,我反问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粉?这个问题的动机很单纯,没有讽刺。别的公众号要粉是为了流量变现,那么品牌号要粉为了什么?

有的说为了粉丝量变现。那为什么微信公众号上没有卖自己的产品呢?如果卖了,为什么价格跟其他渠道一样呢?价格一样粉丝为什么要在这个渠道买呢?毕竟你的号只能买你的东西,而去了大平台则可以一次看到买到很多家的东西。

后来说微信号是为了CRM,那消费者在这里除了查询积分,积分换购,等级特权之外,是否获得了独家的内容,体验和尊荣感?

我的问题只是思考的过程,不代表大家都没做好。也有跟我说是因为很多现实的原因,所以有心无力。如果有现实原因不能做好,是否考虑先不要做?或者重新思考为什么做再去行动会比较好。而不要人云亦云,急于行事。由此我发现了营销投入的盲目性。

后来品牌开始买KOL,我大声疾呼过一阵子,KOL除了金钱需求,更渴望被品牌的善待和共创。这个想法被滚滚商业化的红尘洗刷的干干净净。以致于到今天我还会想,意见领袖要去影响别人对品牌的意见,而他们自己对品牌的意见却无足轻重,挺滑稽的。

接着是营销私域CDP什么的。我在凯度时接到好多这样的比稿,某某品牌要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把各种数据灌进去,建模,分析再产出价值。

我总跟客户掰扯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不是我爱管闲事有钱不想赚,而是我不想他们事后觉得没解决问题,连带觉得我们也有问题。最后好多因为懒得回答我的问题,干脆把我们踢出了局。

印象最深的一次,顶级3C品牌说要建一个KOL的自动化系统。我说收集KOL信息有合规问题,如果数据存储在你们自己的服务器,最好跟法务确认一下。对方说不用问,我们这方面要求非常严,我们就是这方面风口浪尖的企业。

很快传了一份公司的数据安全规定给我们,打开上面赫然写着“公司及供应商不得收集互联网用户公开发布的信息”。问题重新被提了出来,对方虽然表面慌张了一下,但后续也没了声音。我胆小不敢继续参与,就没了下文。但我相信对方的比稿还是举行了,该做的事做了,该花的钱也花了。

我说这个小插曲是想分享一下为了着急追所谓的新方案潮流,我们可以牺牲到什么程度,可以如何的盲目。

为什么会这样

新兴的媒体,技术,等等是否能解决商业问题,这个话题一旦展开成了学术,理性客观分析就想当的无趣。但把新的这些个东西当做快速解决方案,则有趣又刺激的多。

新品牌没名气?

上抖音B站。

老品牌不够年轻?

上抖音B站。

产品同质化,没有特点?

上抖音B站。

消费者复购率不高,导致销量不理想?

上抖音B站。

用一个流行去解决全世界的营销和生意问题,似乎成了当代行业标准。这是不愿意动脑子,还是把“什么最热”与“什么能解决我的问题”搞混了呢?

各个企业病症不同。有些行业节奏快推广多,每次都要求有新点子,久了就疲了,与其想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如套一个当下流行的“形式”更快。有些品牌老化,策略人员就把“使用流行顶尖上的东西”,当做品牌年轻化的方法。还有些广告公司缺乏好的广告创意,与其卖灵感,不如卖流行。

跟时尚圈的朋友聊天,发现像极了时尚设计。

如果设计师无法生出原创的服饰,那么用当下流行的元素拼拼凑凑,甚至复制粘贴总不会错。这样未必大红大紫,但有点小回报还是现实的。但反观完全性的原创,虽然带了思考和灵魂,但就会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

原创是否能成功,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也要有足够的灵气和能力做出来。这两大考验,不是谁都愿意去承受,也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所以原创一个营销课题的解决方案,太麻烦。保持原有的,或者找现在流行的用一下,则轻松得多。

当下环境如此,对有抱负的营销人或者生意人来说似乎有些丧气。但只要不忘初心,用力思考最初的问题,就不会跑的太偏,也不会被带的太远。我之所以感叹,还是希望我们不要沾染太多这样的习气,做扯线木偶。流行在别人手中,不加思考的跟进就是自我放弃了。

你又听过什么滑稽的解题方式呢?


流行当策略,混淆还是偷懒?
#品牌策略#品牌营销#品牌营销干货#广告人干货库
0
分享
古里奥
文章 8评论 0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古里奥
新形态营销人COOLIO/古里奥
8文章
0评论
0获赞
找工作

👉 想跳槽,要涨薪,找工作,就上4A招聘

热文推荐
TOP1
泡泡玛特&霸王茶姬:品牌即超级媒体 如何打造现象级流量效应?
4周前
TOP2
去具体场景中,找客户
4周前
TOP3
场景营销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
3周前
TOP4
一起来看最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
3周前
TOP5
华为Pura X 新品上市TVC:阔感体验,大有不同
3周前
方案怎么写,扫码来干货库看看
  • 方案库
  • 加 VIP 
  • 用户评价
  • 行业报告库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2025 广告人干货库     网站地图 蜀ICP备2023018979号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0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