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干货库 广告人干货库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 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广告公司导航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广告公司导航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品牌卖点说明书: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

梁将军2年前

品牌卖点说明书: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广告人干货库

备注:重要的不是阅读速度,而是你的消化速度

你是不是经常这样打造品牌卖点?

第一步,盘点产品所有的卖点;
第二步,挑出最大的那个卖点;

第三步,把那个卖点扩展成一句话。

比如,一个代餐品牌,它的产品卖点有:饱腹、营养均衡、热量低、口味好喝、便于携带、颜值高。然后提炼出一个关键卖点 “饱腹”,再扩展成一句话叫 “饱腹黑科技”。

这就是中国大部分品牌打造卖点的方法。

但如果竞品也打 “饱腹”,你怎么办?如果 “饱腹” 这个卖点打出去后,发现不带货怎么办?那部分不care饱腹的用户,你如何区别对待?

你看,卖点看似每个品牌都有,可一旦较起真儿来,有的卖点可以 “真金不怕火炼”,有的卖点就成了摆设。

这种做法的问题在哪呢?它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

一,卖点不是只有大小之分,还有类型之分;

二,找到卖点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表达卖点。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
 

01 卖点不仅分大小,还要分类

即便是没有学过品牌的人也知道:要在一堆卖点里,挑一个最大的卖点和消费者沟通,这就是所谓的「核心卖点」。

比如说,牛奶品牌。用户买牛奶,主要是为了补充营养,而牛奶里最大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所以,你看特仑苏和金典一直在对标蛋白含量,你打3.6g/ml,我就打3.8g/ml。蛋白含量就是牛奶品牌的核心卖点。

但找到「核心卖点」并不能让你一劳永逸,因为「核心卖点」很可能会 “过时”。

比如,OPPO手机曾经的「核心卖点」是 “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现在呢?OPPO在广告宣传中的「核心卖点」是 “拍照和摄影功能”。

因为手机待机时间问题,正在被技术攻克,再加上充电宝的普及,待机时间已经不是用户最在意的卖点。反而,随着短视频、社交软件的崛起,年轻人在使用手机时,更在意的功能是 “拍照和摄影”。

所以,「核心卖点」指的是:在所有卖点里,当下最关键的那个卖点。

听到这,有人可能会反驳。一些人认为,品牌应该长期持有「核心卖点」,不应该随意变更,否则就是在破坏品牌资产。

我想说,你说的那个不叫「核心卖点」,而是「门户卖点」。

比如,王老吉的核心卖点是 “祛火”,但很多人在火锅店点一罐王老吉,压根就没想着 “祛火”,可能只是图一个解渴和好喝,但王老吉并没有因此改变卖点,广告语还是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为什么呢?因为最早一批用户是因为 “祛火” 才买的王老吉,这个卖点是用户进入的 “门户”!其他卖点是建立在 “祛火” 基础上的,我把这种卖点叫「门户卖点」。

“低价” 之于李佳琦,“搜索” 之于百度,都是品牌的「门户卖点」。

「门户卖点」指,最早一批用户是因为这个卖点来的,这个卖点是其他所有卖点的基础。

而对于一些互联网品牌而言,产品迭代的比较快,他们每隔一个周期,就会推出一个新的 “卖点”。

比如,百度移动化转型成功后,“智能搜索” 逐渐成为了百度的最新标签。用户不用手动输入文字,说个话、拍个照就能搜索。

但是 “智能搜索” 还没有真正普及,它代表的是百度的追求和市场的未来。相似的卖点还有手机品牌宣传的 “折叠屏”,汽车厂商宣传的 “自动驾驶”……

这种卖点可以叫它「前沿卖点」:品牌是用这个卖点引领未来业务,表达品牌的社会使命。

还有一种卖点,这种卖点只存活在特定的时期内,或特定的活动里。

比如养元六个核桃,平日里主打的卖点是 “经常用脑,常喝六个核桃”,但是到春节时,可能广告语会换成 “春节送礼,就送六个核桃”。

比如,农夫山泉平日里主打卖点是“长白山水源地”,但是在公益活动里,农夫山泉的广告变成了“一瓶水,一分钱,每买一瓶农夫山泉就有一分钱用于帮助水源地的贫困孩子”。

这就叫做「即时卖点」,指在特殊时期下,才有市场号召力的卖点。

这里讲了核心卖点、门户卖点、前沿卖点和即时卖点。

我想表达的是,卖点不是一个篮子里的鸡蛋,很可能是不同篮子里的鸡蛋、鸭蛋、鹅蛋。提炼卖点不只是挑大小,还要组合不同类别的卖点。

请你自测一下:
你的品牌是不是忽略了某个类型的卖点?你在组合使用以上四种卖点吗?

02 找到卖点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表达卖点

一个饮用水品牌的卖点是 “水源地”,卖点表达是 “纯净的天然水”,那么, 这个卖点完全没有用户感召力。

但如果这个品牌卖点的表达,变成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呢?

所以,我负责地告诉大家:

品牌卖点不是寻找事实支撑,而是做好认知差异。如何表达卖点的重要性,往往大于如何找到卖点。

请自测一下:以下4个问题,是不是都认真思考过?如果没有思考过2个以上,你的卖点表达一定有问题。

1. 产品迭代了,如何让用户接受新卖点?
2. 卖点很复杂,说不清楚,怎么办?
3. 和对手卖点雷同,如何做出差异感?
4. 卖点不带货,要不要更换卖点?
这四个问题,我来逐个攻克一下。

问题1:产品迭代,如何让用户接受新卖点?

OPPO曾经一度强调的是续航,现在经常把卖点定为摄影摄像。

当一个老品牌更迭了自己的卖点,如何才能让熟悉自己的用户快速接受呢?最简单又最高效的方法是:

把新卖点嵌入到用户原有的生活习惯里。

比如,百度APP的「前沿卖点」是 “智能搜索”,可以通过“拍照”来识别信息。百度的做法就是把 “拍照搜索” 的功能嵌入到人们的日常习惯里。

什么时候人们最常用到 “拍照” 功能呢?自拍的时候!

于是,百度特别推出了拍照 “测颜值” 功能。自拍一下,就可以给自己的面相评分,这就是把卖点嵌入到“自拍”这个习惯里。

品牌卖点说明书: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广告人干货库
再举个更常见的例子,最近大家用过滴滴打车吗?有没有发现结账时,会自动跳到 “滴滴支付” 的界面。如果你换成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支付,账单就会涨几块钱。

如果只是给用户推广“滴滴支付” 的广告,转化率一定不高。因为用户要填写个人信息、绑定银行卡,这么麻烦的事用户是没有耐心做完的。

但当滴滴把 “滴滴支付” 嵌入到 “结账” 这个环节上,用户为了占几块钱的便宜,就很容易顺手绑定银行卡。

所以,一切新卖点在推广时,应该寻找旧习惯。把新卖点嵌入到用户原有的生活习惯里,一旦一个新卖点和某个旧习惯吻合,新卖点就会迅速被接纳。

问题2:卖点很复杂,说不清楚,怎么办?

所谓 “卖点”,其实就是把一件商品的购买理由浓缩成一个标签。让用户可以 “一叶知秋”、“一粒沙里见世界”。

但如今,很多品牌都跨越了品类界限,进化成了非常复杂的物种,他们的卖点很难说清楚。

百度的 “智能搜索” 功能就很复杂。如果非要概括的话,就是可以用拍照和语音搜万物。而且百度智能搜索入口十分不起眼,“藏” 在百度APP的右上角,有些用户并不知道有这么个按钮。

解决方案很有意思。百度制作了一首MV,将app首页的四个主要功能拟人化,让 “拍照搜索” 扮演一个卑微的角色,跪求用户关注,喊着:“用我,一次就好。”

品牌卖点说明书: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广告人干货库

“拍照搜索” 虽然态度卑微,但手百MAU有5.6亿,“拍照搜索” 的流量肯定也低不了。如此 “凡尔赛”,百度显然不是在试图说清楚卖点,而是在激发用户的好奇。

当你无法简练地概括出自己的卖点时,就不要试图 “说清楚”,而是要想办法 “说动” 用户。

新加坡旅游局为了吸引外地游客来这旅游,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们和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合作,让出租车司机在Twitch(一个游戏平台)直播,让网友跟着新加坡的出租司机“云旅游”。

品牌卖点说明书: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广告人干货库

跟着出租司机“云旅游”,这种体验非常沉浸。最有意思的是,每一位司机都是本地通,网友可以和司机聊天,打听出当地最地道餐馆、还没有被过度开发的景点。

没有折扣的酒店、没有景点的介绍、没有旅游攻略,新加坡旅游局的这波推广没有提任何一个卖点,但用户却心动了。

很多时候,不用直接把利益点说出来,制造一种 “想要拥有的感觉”,可能更有带动力。

所以,卖点很复杂,说不清楚,怎么办?不要试图 “说清楚”,要想办法“ 说动”用户。

问题3:和对手卖点雷同,如何做出差异感?

一个品牌很难独霸一个卖点,只要你的行业是赚钱的,总会有对手和你喊出一样的口号。

但有意思的是,事实和认知的事实,往往是两回事。同样的卖点,只要你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在用户听起来,就成了另一种卖点。

想制造这种卖点差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切换讲述视角。

假如你是一个医美品牌,你们这个行业大部分平台或医院,主打的卖点都是“专业”、“安全”。但是“专业”和“安全”,在不同人嘴里说出来,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医院视角:“##,更专业的医美中心”
用户视角:“我相信,##的专业”
家人视角:“##专业,爸爸支持”

这三个讲述视角对比起来,“##专业,爸爸支持” 显然有更大的震撼力。因为医美行业最大的痛点,其实是社会传统文化的排斥。同样的“专业”,在家人嘴里说出来,份量完全不一样。

这种切换视角,最成功的案例是汇仁肾宝。十几年前的电视上,那位妻子口中的“他好我也好”,成为了流传经典的广告语。

今天,也有一些品牌通过切换讲述视角来传达卖点。比如,新消费品牌“亲爱男友”,是一个男士理容品牌,它就经常用“女友视角”,来阐述男士产品的卖点。

亲爱男友的沐浴露或香水,会找抖音里的女性网红做广告,说男朋友洗完澡或喷完香水的味道让自己着迷,从女性视角让你别做“臭男人”。

品牌卖点说明书: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广告人干货库

男士香水这种产品,无论如何都脱离不开“好闻”这个卖点。但是男生自己说“好闻”,只是算一种迷之自信。女友口中的“好闻”,就等同于男性魅力。

夫妻之间、恋人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敌人之间、亲戚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前男友和现男友之间、主人和宠物之间……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卖点没和对手拉开差距,那就试试切换讲述视角吧!

对手和我们的卖点一样,如何做出差异化?切换你的讲述视角,让卖点更有说服力。

问题4:卖点不带货,要不要更换卖点?

当卖点不带货时,大家第一反应是卖点找错了,找了一个 “伪卖点”。其实有时候不一定是卖点不对,而是卖点的表达不接地气。

卖点可能是真卖点,但卖点并不能保证有购买力。如果想把产品卖点转化成用户的买点,就必须把卖点落实到用户的购买情境里。

比如,一款减脂产品要推广。如果你的广告只是宣传卖点,低卡、饱腹、营养均衡等,是很难带货的。因为这样的广告只是表达了产品的好,并没有激发用户的渴求。

现在我们把换个思路想:“用户在什么情境下最想减脂?” 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情境:

夏天:夏天来了,要遮肉。
面试:毕业面试,得有个好形象。
买衣服:商场里看到好看的衣服穿不下,还被店员偷偷嘲笑。
失恋:失恋后,想重新开始,让前任后悔。

品牌卖点说明书: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广告人干货库

还拿百度的“智能搜索”功能举例。这个卖点表达,应该叫“拍个照,啥都懂”,或者叫“拍个照,就知道”。

这个卖点表达足够清晰,但是用户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到拍照搜索。百度的解决方案是,把拍照搜索功能切分出多个生活情境:

拍照搜题:智能题目解答,一次拍多题
文字提取:一键提取并搜索图片文字
垃圾分类:随手拍张照,教你区分垃圾
动物识别:智能识别万千动物
植物识别:智能识别万千花草
名人识别:鉴别明星名人,获取壁纸资讯
情头配对:获取配对情头和高清图片
测颜值:自拍测五官类型,看颜值打分

所以,只有情境激发了用户需求后,卖点才可以被用户接纳。把卖点落实到用户的消费情境里,情境负责领顾客入门,卖点负责让顾客掏腰包。

再自测一下:以下4个问题,你是否有了自己的答案?
1. 产品迭代了,如何让用户接受新卖点?

2. 卖点很复杂,说不清楚,怎么办?

3. 和对手卖点雷同,如何做出差异感?

4. 卖点不带货,要不要更换卖点?

结语

我们常常以为找到卖点就可以卖货,但是卖点≠卖货。只有理解不同卖点的性质,并知道如何巧妙地表达卖点,卖点才能卖货。
别让你的品牌卖点,成为摆设!

品牌卖点说明书: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
#品牌策略#品牌营销#市场营销#广告人干货库#营销策略
0
分享
梁将军
文章 92评论 0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梁将军
公众号:梁将军,品牌战略顾问
92文章
0评论
13获赞
找工作

👉 想跳槽,要涨薪,找工作,就上4A招聘

热文推荐
TOP1
直播间花式翻车,企业终究承担了所有
3周前
TOP2
Nike 的营销策略分析
4周前
TOP3
2025最新广告法禁用词分类与示例‌
3周前
TOP4
去哪儿网:今年五一,人都去哪儿了?
1周前
TOP5
康师傅×郭麒麟:郭麒麟有了新师傅
4周前
方案怎么写,扫码来干货库看看
  • 方案库
  • 加 VIP 
  • 用户评价
  • 行业报告库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2025 广告人干货库     网站地图 蜀ICP备2023018979号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0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