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神改名,
网友让万物皆可GOOD!
朋友们,今年北京的春天真是好离谱。上周的13级大风让我一秒入冬,在家裹着羽绒服。这周温度又直线上升,刚开窗5分钟,蚊子就集体上门团建,愣是给我叮出一套消消乐皮肤。

看来没点驱蚊产品,夏天的第一集都活不到。我顶着黑眼圈连夜做驱蚊攻略时,发现六神的驱蚊蛋不仅是大家口中的神器,还在全网掀起一场脑洞大赛,让六神的SIX GOD变成了SIX GOOD。非常好笑,我来给大家盘点下。

这场创意比赛的源头来自六神官方。他们说这个世界不缺GOOD,缺的是发现GOOD的眼睛。只要拍下任意的“O”元素,能够P成“GOOD”,就有机会获得六神的驱蚊随身蛋等限量好礼。

此活动一出,爱整活儿网友们都坐不住了。大家的玩梗之魂熊熊燃烧,互联网立刻变成梗王争霸赛现场。
用壶铃做的GOOD
(好抽象的皮卡丘壶铃):

网球版的GOOD。很用心,非常有海报风:

给SIX GOOD整成了对联:

切片的法棍,是G0000D:

手机摄像头是Go0oD:

抽象的排列组合:G88D。

这个排列得更巧妙,顺时针看是GOD,逆时针看是GOOD:

戴珍珠项链的阿柴,也成了网友的素材:

甚至街上的路灯都能GOOD起来:

看到轮船这个超长GOOD我也是绷不住:

网友们除了用物体来玩梗,
还用表情包参赛。
刀抽出来之前是SIX GO,
抽出后是SIX GOOD:

GOD变成GOOD,是非常大的一步:

这个GOOD,是跟蚊子GOODBYE的GOOD:

这个表情包太真实了,哈哈哈哈:

把SIX GOOD做成了早安表情包:

SIX GOOD对蚊子说:

当六神从SIX GOD变身SIX GOOD,我发现这场引爆全社交平台的玩梗比赛,绝不只是网友们的脑洞狂欢,原来其背后还藏着六神新品驱蚊蛋的GOOD操作。

六神驱蚊蛋凭借其8.2小时超长待机,差不多白天或晚上只用一次,即可获得防蚊自由。这一长效驱蚊的特性,不仅解决了用户频繁补涂的痛点,更直接推动了品牌英文名“SIX GOOD”的巧妙出现。六神通过将“GOD”替换为“GOOD”,直接点明产品长效防护、高效好用的特性。既呼应了产品“极好”的驱蚊效果,也以谐音梗强化了用户对品牌年轻化与实用性的双重认可。而GOOOOOOOD,我觉得则可以翻译成六神驱蚊蛋“超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效”驱蚊。

当全网还在为SIX GOOD的脑洞笑到捶地时,六神可没打算让网友的脑洞止步于屏幕。六神除了在线上玩梗炸场,他们的线下操作也是GOOD。从4月11日到4月20日,六神用一波线下神操作,直接把SIX GOOD的狂欢从屏幕中拽进现实。
比如在前两天的六神发布会上,他们彻底贯彻“爽”字主题。
发布会的门,都被六神很有心思地
设计成了“爽人碰头点”:

哈哈哈,这个“默默无蚊”的谐音梗我喜欢:

发布会的伴手礼是66666666:

六神的营销团队也是玩梗高手,现场COS起SIX GOOOOOD:

现场的娱乐活动是打蚊子,这跟去游乐园有什么区别!

还有GOOD秋千可以休息:

六神还发布了首张权威《蚊虫科普地图》,帮助全国各地的朋友更加及时有效地防蚊:


六神的年轻化营销,
让流量变“留量”
六神的“SIX GOOD”玩梗营销看似是网友的创意狂欢,实则每一步都是品牌与用户的双向奔赴。这场营销不仅让流量落地生根,更展现了六神全面年轻化的“野心”:从表达方式到产品设计,再到营销玩法,六神早已撕掉“老国货”标签,摇身变成了年轻人眼里的“会整活儿的酷盖”。我来说下我对六神这几招营销的思考。

第一招:六神用「梗」当饵,让用户抢着当自来水。六神深谙当代年轻人的「反骨定律」:你可以让我花钱,但不能让我尴尬;你可以让我干活,但必须让我快乐。于是,一场「O变GOOD」的零门槛挑战,直接戳到年轻人的痛点。网友只需随手拍个「O」,P成「GOOD」就能参赛,成本低到像呼吸,但创意空间大到能装下整个银河系。大家转发时根本不在乎这是广告,只想证明「我的脑洞比你的更离谱」。六神用一场梗王争霸赛,成功让网友从「看广告的人」变身「造广告的神」,顺便把产品卖点焊进了每个搞笑图文里。

第二招:六神把产品放进梗里,让爽点自己说话。当网友们在被各种GOOD梗图逗笑时,六神早把产品说明书暗藏进了每个图中。驱蚊蛋小巧便携的胶囊设计,随手一挂就是穿搭潮品。8.2小时超长待机的功能,精准匹配年轻人“懒但精致”的生活哲学。从法棍切片G0000D到轮船上的GOOOOOOD,表面是展现网友的夸张脑洞,实则在暗示驱蚊蛋「超长长长长效8.2小时」的核心卖点。六神这次营销高明之处在于,它不向用户强行安利「我的产品多牛」,而是让用户自己从玩梗中「悟」出答案。

第三招:六神从线上嗨到线下,打造年轻人的“爽”宇宙。六神的营销闭环不止于屏幕,线下发布会更是把“年轻会玩”刻进DNA。“爽人碰头点”门头、打蚊子游戏、GOOD秋千……这些充满网感的设计让年轻人拍照拍到内存告急。用户在线下参与快闪活动时,其实每一秒都在用打卡拍照自发生产内容。随手发的打卡照,下一秒在线上或许就会被问爆。六神在线下沉浸式地把“SIX GOOD”从梗变成生活方式,连伴手礼都塞满666666的梗文化。而年轻人在这里不仅是消费者,更是“六神玩梗教”的野生代言人,自发用打卡照为品牌刷屏。

我总结下来,六神从经典国货到年轻化内核,就是让品牌成为年轻人的“自己人”。他们深谙年轻人的社交优先法则:与其强调功能,不如让产品成为年轻人表达态度的载体。所以六神把驱蚊蛋打造成社交暗号,用表情包写产品说明书,把发布会玩成网红打卡地。年轻人要什么,六神就陪他们造什么。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创模式,让年轻人觉得六神不是品牌,而是朋友圈里那个超会接梗的自己人。这种年轻化的核心逻辑,以用户的参与感替代了品牌的单向输出。

所以我觉得当六神驱蚊蛋被挂在背包上、出现在表情包里、成为打卡朋友圈时,六神驱蚊蛋甚至早已超越了功能边界,已变成年轻人自我表达的社交货币。而通过这场营销,我认为六神证明了一件事:年轻化不是选择题,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