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生爱算账的姚素馨
来自快乐薅羊毛的啊嘿哒公关
公关是一项靠说话的工作。
但,公关的职业病之一就是不相信任何人说的话。
都是千年的狐狸演什么聊斋。
大部分的“言论”是符合公众预期与公众口味的“高定”。
公关自己看资料,当然是看对比出来的数字与推导出来的可行性。
再次强调,不被言论带跑、厘清核心信息,是做公关的基本条件。
01
高佣金从来是资本家不做人的典型特征,一副活生生的扒皮嘴脸。
315晚会曝光啄木鸟维修,其中高达4成的抽佣可以说就是乱收费的祸根。
外卖行业的佣金,传说巨高,差不多在25%-30%。
是谁在传说呢?前几天打仗,还在用呢。

不仅公告上明牌在用,公关应该可以看出,关于外卖平台高抽佣的“铺垫信息”也一下子多了。
那么,25%-30%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这类描述性比较典型。

也有很多商家的吐槽。我相信也是真实的。

看到这里,如果你也觉得平台抽了太多,那就可能真的不太适合做公关。
02
先看每单。
我们都知道的,点单的人,是这条链路上唯一的付费者。
不管打着什么名义,分钱的只有3方:餐馆、外卖骑手、平台。少一个不行,多一个也没有。
用公式表示就是:订单总价(消费者付的)=餐食(餐厅拿的)+送外卖(骑手拿的)+佣金(平台拿的)
为了方便理解,后面都以“售价30元”一份的外卖作为统一标准进行计算。
30元(消费者付的)=22元(餐厅拿的)+6元(骑手拿的)+2元(平台拿的),这个分配,你觉得合理吗?
个人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03
好了,问题来了,商家和消费者清楚知道钱是这么被分掉的吗?
订单金额是消费者付给是平台的,平台再分给餐厅与骑手。
30元(消费者付的)=22元(餐厅拿的)+6元(骑手拿的)+2元(平台拿的),按照这个分配,餐厅只能看到自己的定价和优惠策略,以及“回款”。餐厅看不到钱怎么分掉了。
不计算优惠,餐厅也只能拿到订单总额的73.3%(22/30),符合网络上经常出现的不到四分之一的说法。
而平台拿到佣金的是6.67%(2/30)。
餐厅会把自己没拿到的钱,都算作是被平台“抽佣”,并不考虑外卖骑手会拿走一部分费用。

04
估计有人会说,餐厅指的就是餐费,外卖骑手的费用是另外的。
做人要有良心,不知道自己点外卖付了多少配送费的话,我贴几张单子。这是我平时用饿了么点的常规打工人餐。

显示的配送费都很低很低,现在的套路基本上都是2元以内。
实际上,每单骑手拿多少呢?
单王的数据是这样的。

招聘上是这样的。

这个费用,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定也在消费者付的订单金额里吧。
按照一份外卖30块钱,一次配送6块钱,那么20%的餐费就转化成了配送费。
对于平台来说,这20%不是它的“佣金”,因为平台没拿而是给了骑手;
对于餐厅来说,这20%就成了“佣金”,因为餐厅没拿到钱。
05
美团解释过很多次,效果都不怎么样。
他们的发言人说,美团从商户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平台佣金(涵盖商家在美团外卖平台经营所享受的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商服及客服服务、IT运维服务、研发成本、客服成本等)和外卖订单履约配送服务费。“技术服务费”属于网传的佣金,美团外卖实际商户佣金率为6%-8%,且履约服务费只在商家选择美团配送时才会产生。
这话说的,需要一个翻译:
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商服及客服服务、IT运维服务、研发成本、客服成本加在一起,算作“佣金”只收了6-8%;
送外卖的费用“履约服务费”只在商家需要用美团的骑手时候才会收取,这个费用也大部分要让骑手拿走的。
美团想说的就是,不要把配送费也算在我收的佣金里!
06
我点便宜咖啡时候,经常疑惑,这钱怎么分啊。

不管给用户的结算上怎么显示,12块钱,外卖骑手就要拿走6元,平台一分不拿,我这咖啡也就6块钱。
大家晒的京东平台5.9元库迪。

妈耶,按照给骑手更好待遇8元配送费再加50%的五险一金费用,等于一单配送费成本是12元。
库迪跟京东关系好,一分钱都不需要划账;京东自己白给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商服及客服服务、IT运维服务、研发成本、客服成本,不要任何抽佣;一单铁亏6块钱。
超震撼的商业模型。
07
美团很无辜吗?倒也不是。
很显然的,外卖骑手每单挣到的配送费不可能是1元、2元,更不可能是0元。
大部分一看到“包邮”就愿意买,要出6块钱运费就死活不愿意。平台在“配送费”上放这么低的显示,也是为了减轻消费者内心“不划算”的感觉,降低决策成本,下单更加丝滑。
这个决策,在营销上是有效的,但给公关解释“抽佣不高”造成了巨大难度。
把配送费被藏在了餐费里,并不能减少配送费的实际支出,但会显得扣了餐厅很多餐费。
我还是那句话,这世界上没有光占便宜的事儿,都要还的。
08
看得再细一点,30元以内客单价的餐厅,感觉上是被“佣金”剥削最严重。
我们来算300元的餐。
除了距离(越远越贵)、配送时效(越快越贵),峰谷时段(越忙越贵),配送费用也会与餐费有一定关联。
一单价格越高,意味着更多份量食物,可能意味着食物更加精致(不能磕碰)。所以,配送费也要相应增加。
给个分配,300元(消费者付的)=265元(餐厅拿的)+15元(骑手拿的)+20元(平台拿的)
这个分配,平台保持6.67%(20/300)的固定佣金比例,餐厅就能回款订购金额的88.3%(265/300),感觉上被抽佣不到12%。
会不会心里好受一点?
09
其实,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中提到外卖平台收费透明化改革方面的相关数据时,明确要求平台收费项目包括佣金和配送服务费两部分。
佣金是按照固定费率收取的,平台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产生的费用;配送服务费则是根据订单的实际情况(如距离、订单价格和服务时段等多种因素)收取的费用。
美团平台上经过费率透明化改革后,绝大部分商家佣金在6%-8%的水平。另外,餐饮商家在配送方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也就是说,国家早就按着头规定过了,美团只能从绝大部分商家拿6%-8%佣金,而且商家可以自己选配送方式不让美团在配送服务费上赚钱。
明明有规定和有相关部门早就盯着,公众不知道是说得过去的。按照逻辑推导,京东要么不知道,要么不信。
10
看完单独一单,再看企业账面。
东哥说外卖净利润超过5%就要处罚别人之后,美团外卖净利润只有3.3%的信息也出过一波。
为什么美团的3.3%不传播,这篇文章不展开讨论。
这个信源来自美团2021年第三季度季报,后来他们也就没提过餐饮外卖利润率的数据。
摩根大通(JP Morgan)在2024年11月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Global Online Takeaway(2024)》)中说,2024年全球九家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算术平均值为2.2%。
摩根大通给的数据,美团外卖业务2024年预计净利润率为2.8%。
排除摩根大通被美团骗了或者他们串通,美团餐饮外卖也就赚个3%净利润。3%净利润在互联网行业,几乎就是“败类”的水平。我要是发这个财报,没准按照负面准备。
11
我没去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
东哥说不超过5%,那就是说,京东能做到,但是不愿意。餐饮外卖净利润5%,不仅甩美团好几条马路,还是我球顶级水平,车轱辘碾压在每个国外同行的脸上。
算得严谨一些,美团在餐饮外卖方面,除了6%-8%的佣金,还有其他收入,总体达成净利润率3%。
所以,特别想看东哥在6%-8%的佣金前提下,创造5%的净利润,又偏偏克制自己。
12
作为凡人,我脑子里是这样的:
订单总价(消费者付的)=餐食(餐厅拿的)+送外卖(骑手拿的)+佣金(平台拿的)
东哥要在消费者支付更少,餐厅回款更多,骑手拿得更多,佣金更低的条件下,创造更高的净利润率。
想了半天,只有巨巨巨巨巨巨巨巨巨巨低的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了。
美团说了,他们收的佣金包括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商服及客服服务、IT运维服务、研发成本、客服成本,不包括骑手配送。
根据我对美团的认知,他们在成本控制方面,是一家挺抠搜的企业。而且,他们早就已经占据2/3的市场份额,规模效应明显。
京东怎么做到更低?想看。
13
还有一个跟钱无关的数字。

“单王”在线时长13.3小时。
2024年底,美团宣传他们的“防疲劳”机制,骑手“跑单超8小时会收到提醒、跑单12小时强制下线”。
前几天,饿了么宣布“配送员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小时”。
总体上,都在减工作时长。
凑出一天有1004元,换算每月3万收入,这是算法真的好吗?
14
作为外卖刚需用户,看券,看实付多少金额;
作为公关,看数据,看实际上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