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不仅热度不减,且越来越接纳一切。
大叔看到,连自媒体都在苏超投广告……
苏超+广告,成为各大品牌市场部秀创意的阵地!
这几天,大叔看到苏超赞助商——京东,又上新了苏超广告!
直接给我整破防了……
这次,京东不仅延续了“拼多多”的“双拼内容”策略。
竟然,还教会了像大叔这样的金融小白,如何做“投研”(投资研究)!
这可是华尔街之狼这样的段位,才会的金融知识啊!

到底怎么教会的呢?
先是这张图:

上面文案是:
谁是真C位?
“苏超"就看“真南哥”
买百吋电视看“苏超"就上京东
下面拼的是:
“苏超”友谊第十四
“基超”比赛要第一
买家电指数基金也上京东
“苏超”都懂,什么是“基超”呢?这难道是川渝地区新推出的城市足球联赛?
大叔唯一能稍微看懂的是:
家电指数基金。
但为什么买指数基金要去京东呢?
接着看:
买电视领国补新上京东,买家电指数基金也上京东!

买电脑领国补就上京东,买信息技术指数基金也上京东!

早就知道京东有国补,我已经买了一台最新款MacBook,很划算。
但苹果的东西,你懂的,再便宜也小贵,大叔作为一个返贫中产,还是肉疼的。

但我为什么要去京东买指数基金呢?
出于好奇(手欠),我就打开京东app,搜了“基超”。
竟然弹出来一个专属页:

原来,经过根据我在京东消费数据的分析,给我贴一个标签是“家居改造王”,还有17.6%的用户和我一样。
啥意思呢?就是因为我用国补买了Mac呗。
于是,京东给我“科普”了:
1、你看,因为国补,你买了家电,好多人也买了家电,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那就意味着家电企业的业绩,要好起来了。
2、你别光顾着消费啊,还要思考和研究投资逻辑。你同步买个家电ETF指数基金,这样,能享受行业增长带来的资本市场红利嘛。
3、这相当于什么呢?在支持实体经济层面,我消费了。在风云突变的资本市场呢,我根据我的消费经验,找到了一个确定性依据,买点这个行业或者领域的指数基金……
这不就是一种投资研究逻辑嘛!
我突然意识到,虽然花了不少钱上EMBA,但资本市场投资的知识点,竟然是京东教会了我……
还是以“双拼”广告的形式……


这脑回路,太逆天了!
为什么晦涩难懂的金融投资知识点,京东能教会呢?
大叔理解,是因为“行动能指导思维”。
大家去京东app,大部分场景就是消费。但其实不要小看“消费”这个行动,因为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消费,所形成的大数据,本身就是一个“市场洞察”,就可以反向指导投资。
只不过,过去的很多市场洞察和数据,是掌握在专业投资研究机构手里。
比如:小米汽车卖爆了,小米汽车的股价就大概率会创新高。但买单个公司的股票,风险较大,浮动也较高,反而是一个行业的指数基金,能代表这个行业整体的景气指数。
京东这种“消费即洞察,投资有方向” 的模式,让指数投资,从抽象概念变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具象选择。
当然,你说指数基金就没风险吗?肯定有啊!
大叔也只是分享一下,京东联合几大公募基金公司联名,基于你过往在京东的消费偏好,定向科普相关的基金产品,这种双拼广告的“沟通方式”挺有意思的,可以让用户很好地理解:“指数基金”到底是咋回事!且还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消费部分验证一种趋势。
最后,你有什么投资小窍门吗?欢迎留言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