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起施行),腾讯、抖音、快手、B站、DeepSeek等平台已明确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以区分人工与AI创作内容。
具体措施包括:
标识类型
显式标识:以文字、声音、图形等形式直接展示,便于用户识别(如抖音的“AI生成”标签)。
隐式标识:嵌入文件元数据中的技术标识,用于内容溯源(如快手的元数据水印)。
平台执行细则
抖音: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及元数据读写功能,支持用户辨别与溯源。
快手:对AI内容添加显式标签,并在疑似AI内容周边提示风险。
微信:要求用户主动声明AI生成内容,否则可能被限制传播。
DeepSeek:明确禁止用户删除、篡改AI标识或利用AI传播虚假信息。
监管目的
新规旨在遏制AI换脸诈骗、虚假信息传播等乱象,通过双重标识体系(显式告知+隐式监管)保障内容真实性。违规行为包括恶意删除标识或利用AI从事违法活动,将面临平台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