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在直播间嘲讽公司华与华支昏招,让整个营销圈炸开了锅。
因为波及到品牌营销咨询行业,所以老泡打算再写一篇文章谈谈品牌咨询价值到底在哪?以及需要承担哪些职责?
起因是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在西贝因预制菜遭遇信任危机时,公开发声力挺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抗争到底”。
罗永浩一句辛辣点评,犹如一记重拳:“当服务的客户拿刀捅自己时,华与华在旁边起哄助威”
这句嘲讽背后,不仅是个人恩怨,更撕开了品牌咨询行业的一道口子:当战略口号脱离了产品现实,天价咨询费到底买来了什么?
从国民餐厅到全民声讨
西贝曾是老百姓心中的国民餐厅。“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的口号,伴随着“i love 莜”的旋律,让它在中国餐饮市场独树一帜。
尤其是“西贝莜面村,主食是莜面,专为宝宝做”的定位,更是精准戳中了无数家庭消费者的需求。
但当大量消费者质疑西贝菜品的新鲜度,更有媒体曝出,西贝主打的宝宝餐其实也是冷冻预制产品,只是在门店加热后进行摆盘。
这则消息像一根导火索,瞬间引爆了公众的愤怒。“我带着孩子去,就是冲着现做现炒的新鲜,结果你给我吃这个?”
从信任到失望,西贝的品牌口碑在极短的时间内急剧下滑。
就在这时,华与华创始人华杉的强力站台,不仅没有平息风波,反而被罗永浩借势嘲讽,让这场风波从餐饮行业蔓延到了品牌咨询行业。
战略口号与真实体验的巨大鸿沟
罗永浩的嘲讽,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的共鸣,是因为他一语道破了问题的本质:华与华的战略口号,与西贝的实际产品,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断裂。
记者走访西贝门店,发现后厨大量使用预制菜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当消费者以为自己吃的是现炒现做时,其实很多菜品只是在后厨经过简单的加工和加热。
尤其令人心寒的是,作为核心卖点的宝宝餐,其食材竟也是提前加工好的冷冻产品。
社交媒体上,针对西贝的负面评价一边倒。
人们的愤怒不仅仅在于预制菜本身,更在于品牌承诺与实际体验的巨大落差。
当“专为宝宝做”的信任被无情戳破,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瞬间崩塌。
华与华花十年时间,用6000万咨询费为西贝打造的品牌资产,在真实的产品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当战略层面描绘的蓝图,与一线执行的残酷现实无法匹配时,品牌的大厦自然摇摇欲坠。
为什么决策层会盲目自信?
西贝的危机,绝不是某个人的失误,而是整个决策系统出现了问题。而这,也正是很多企业和咨询公司共同面临的难题。
1、决策信息不对称
贾国龙作为西贝的最高决策者,他能看到的可能是经过层层美化和过滤的报告。
一线门店的真实运营情况、员工的执行细节、以及消费者最原始的反馈,很难完整、真实地传达到他的耳中。
当他喊出“西贝100%没有预制菜,一定会起诉罗永浩”的豪言壮语时,他所依据的信息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巨大偏差。
2、咨询公司的盲点
华与华作为外部咨询公司,其工作的核心是顶层设计。
他们擅长的是制定宏观战略、提炼超级符号、设计营销传播策略。
但这种模式往往容易忽略一个致命的环节:对一线执行的深度介入和持续跟踪。
他们设计的战略,最终是由门店员工来执行的。
如果战略只停留在PPT上,没有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那么再好的战略也只是空中楼阁。
3、品牌过度承诺被反噬
从战略层面看,西贝将“宝宝餐”作为核心定位,这个方向本身是对的。
它精准地抓住了家庭消费的痛点,构建了强大的情感连接。
然而,当这个正确的战略定位,在执行层面因为预制菜而大打折扣时,它带来的反噬也更为巨大。
消费者被“宝宝餐”的承诺吸引,却被“冷冻预制”的现实所伤害。
这种巨大的反差,最终导致了信任的全面崩塌。
品牌咨询真正的价值在哪儿?
西贝与华与华的故事,给所有品牌和咨询人上了一堂价值6000万的课。它告诉我们,品牌咨询的真正价值,绝不仅仅是创造一个响亮的口号。
1、战略与产品的双轮驱动
品牌战略和产品本身,必须是双轮驱动。
再好的战略,若没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支撑,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营销是锦上添花,产品才是立身之本。
华与华的战略再强大,也无法掩盖西贝产品上的瑕疵。最终,品牌会被消费者用脚投票。
2、品牌咨询公司的职责
品牌咨询的职责,不只是给出方向,更要深入一线。
一个有价值的咨询公司,应该像医生一样,不仅要诊断出病症(宏观战略),还要开出药方(可落地的执行方案),并持续跟踪治疗效果(监测执行)。
他们需要深入到门店、供应链、用户体验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战略能真正落地生根。
3、战略需要深入一线
“宝宝餐”的定位本身是好思路,但执行层面却缺乏对消费者的尊重与对品质的坚守。
华与华作为战略顾问,如果能在早期就深度介入其供应链和产品品控,或许能及时纠正航向,避免这场危机。
这场品牌危机,就是战略脱离产品的代价。
华与华与西贝的十年合作,最终在罗永浩的一句嘲讽中,以一种略显尴尬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这次事件是品牌战略与执行落地矛盾的缩影,罗永浩的讽刺之所以引发共鸣,是因为它击中了行业的痛点:如果咨询公司只做口号,不深入一线,就是在助推客户走向深渊。
对任何公司而言:战略不是万能的,产品才是根本。
只有当战略与产品、服务完美闭环,才能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品牌护城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