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资源有限、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业而言,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中以低成本引爆营销,成为品牌方每天都在思考的难题。而玩梗营销无疑是中小企业从0到1,低成本出圈的爆点打法。

图片来源于微博
近日,即将发布的小米17,通过玩梗营销,不仅刷新了科技圈玩梗的天花板,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破圈实战打法。

小米,向来是营销界的顶级大玩家,此次小米17系列火力全开,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通过“命名梗、10亿梗、创意梗“三波连环攻势,掀起一场全民参与的玩梗盛宴,低成本营销直接引爆全网。

官方造势:
9月15日,小米总裁卢伟冰发文:“小米17系列将比上代提前一个月发布,这将是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

随后,雷军在微播霸气宣称:”小米17系列,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

小米跳过“16”直接命名“17”,打破小米数字系列命名惯例,将小米17与iPhone17强行关联,这一连串操作,引发网友对其“蹭热度”“碰瓷”等质疑,将小米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热度直线飙升!
直播回应:
9月19日,卢伟冰通过直播回应命名争议:“小米不是蹭苹果的热度,原因是产品力提升非常大。我们不是升级,而是跳变。7是小米幸运数字,比如 SU7、YU7,但更重要的还是这次升级变化大。“

图片来源于微博
卢伟冰的回应,瞬间把争议焦点从命名动机巧妙转移到产品跨代升级上,完成了第一次舆舆论导向。
网友的二次创作热情也随之爆发:"删十六计""王腾姓名笔画梗""路易十六断头梗 "等玩梗内容在社交平台疯传,形成“官方造梗、网友玩梗“的传播闭环,将话题热度推向高潮。

官方抛梗:
在命名梗引爆话题后,小米乘势发起第二波营销攻势,10亿梗。卢伟冰直播里直接爆猛料:小米17Pro副屏研发成本高达“10亿元人民币”,小米将用技术重构高端市场规则。

图片来源于微博
卢伟冰还还补刀:友商想跟进背屏,但不一定能跟得起,因为10亿成本实在是太贵了。我们不是搞差异化,是真解决用户痛点!
弹幕炸锅:
“10亿一块屏”瞬间炸了直播间弹幕:“10亿?一块屏幕值这么多?”“这是直接被劝退”“友商真的跟不起吗?”让小米17系列的话题热度再次被拉满。
回应质疑:
有网友质疑下一代会取消背屏时,小米公司总监王乐下场回应,背屏是长期战略,下一代绝不会取消,将与小米汽车、智能家居深度联动,成为‘人车家’生态的入口。

图片来源于微博
当小米17系列陷入抄袭iPhone的争议时,通过“10亿背屏”这一话题,将舆论焦点从外观像不像转向了创新值不值,强化了小米“技术先锋”的形象,扭转了抄袭争议,为小米17系列走向高端铺平了道路。

图片来源于微博

面对“背屏有什么用”的灵魂拷问,小米没有选择官方说教那一套,而是激发网友大开脑洞,把背屏玩出了各种让人惊掉下巴的新花样。

IP屏:小黄人、Labubu、哪吒、迪士尼、故宫博物院等背屏图一上线,吸引粉丝疯狂转发,热度爆棚!
手机壳屏:将背屏设计成Game Boy、iPod、黑莓全键盘等经典设备外壳,满足怀旧需求;

图片来源于微博
竞品调侃屏:模仿余承东“遥遥领先”语录,戏仿库克“Only Apple can do”的口吻,让用户直呼过瘾;

社交屏:
文创屏、诗词屏、名言屏、个性签名屏、表情包屏、工卡屏,各种创意层出不穷,让背屏成为打工人的刚需,社交破冰的超级利器。
卢伟冰更是亲自下场,在网友制作的iPhone风格背屏P图下连回三个“允悲”表情,放大用户创作热情,进一步推动了话题热度。

图片来源于微博
随着雷军第6次年度演讲的盛大揭幕,将小米17系列的热度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所有人都在静待9月25日晚7点这场科技盛宴。
小米这次的玩梗营销,堪称一场现象级的营销风暴,让即将发布的小米17系列引发全网热议,积蓄了前所未有的势能,为小米17系列成功发布打下坚实基础。给中小企业指了条明路:不用砸钱,玩对梗就能火!

中小企业的核心痛点是 “没钱投广告、没流量做曝光、没口碑拉复购”,而小米17系列的玩梗营销,将“玩梗”变成了一套可复制的低成本、高效率传播组合拳,有效解决了这三大痛点:
成本低:
无需高额制作费或代言费,只需一段视频、一张海报,就能启动传播,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
门槛低:
无需复杂的营销策略,无需专业团队,1-2人即可上手,让中小企业能够轻松开展营销活动;
见效快:
玩梗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话题性,在短时间内迅速引爆社交网络,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从0 到1的突破。

梗的来源:
流行文化、网络热点、话题、公众事件、影视/综艺热词、游戏台词等,如“脆皮打工人”“搬砖”“臣妾做不到啊”。
梗的形式:
梗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包括表情包、海报、短视频、段子文案、互动话题、黑话、方言等。
梗的方式:
运用幽默、夸张、讽刺、反差等手法来制造笑料、戳中痛点、制造惊喜,是引爆传播的关键。

热点梗:
当社会上出现热门话题或事件时,中小企业借势搭车,输出关联内容,借热点热度带动品牌曝光。

案例:麦当劳推出“CFC”活动,免费兑换麦麦脆汁鸡,肯德基接梗反击并将广告打到麦当劳门口,引发众多品牌加入、全网玩梗。
谐音梗:
通过趣味文案和创意设计,制造谐音梗,增加营销内容的趣味性和记忆点。
案例:瑞幸借势网络热词“city不city”,推出系列城市主题杯套与海报,引发网友自发催更各地版本,成为年度现象级营销。

表情包梗:
表情包以其轻松幽默、易于传播的特性,常能实现“病毒式”扩散效果。如“熊猫头”“蘑菇头”等表情包梗,具备较强的情绪张力和共鸣感。

案例:乐乐茶以自家员工为模特,将夸张的表情印在杯子上,同时嫁接“一拳打爆“系列表情包热梗,真实演绎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凡尔赛梗:
用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的方式进行炫耀,看似在抱怨,实则在展示自己的优越生活。

案例:邯郸文旅局局长李春红发布《道歉大会》视频,用“道歉体”狂秀家底,通过美食、文物、历史典故的密集输出,成为凡尔赛经典案例。
自嘲梗:
自嘲梗通过夸张自嘲的方式消解现实压力,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形成群体共情。

案例:蜜雪冰城以“你不嫌我穷,我也不嫌你丑”自嘲方式,强化品牌亲和力与用户认同感。
黑话梗:
黑话梗特定群体内部流通的暗语,具有身份标识作用,能快速唤醒目标用户的归属感。

案例:美团将职场黑话变成假期暗号,同时把会员利益点植入爆梗“假日剧场”,让品牌的会员优势悄然占领用户心智。
正如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玩梗营销,就是助力中小企业腾飞的超级风口,让中小企业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低成本出圈,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