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如战场,不攻击,就被攻击。
为什么有些品牌明明产品一般、价格虚高,却依然卖得风生水起?
不是因为它们真的强,而是因为它们的对手太弱。
弱到连对方的软肋在哪都找不到,弱到连一句像样的攻击话术都写不出来。
作为数十个知名品牌的策略主导人,我常说:“不懂攻击,就不懂防守。”
今天,我就化身“品牌邪修者”,带你看看如果我是这些品牌的对手,我会怎么打穿它们的命门。
1、花青素馒头:一场精心策划的“智商税”
你以为你吃的是健康?不,你吃的是营销。
花青素一遇高温就失活,这是初中生物常识。可偏偏有人把它塞进馒头里,还卖你三倍价钱。
这不是创新,这是侮辱消费者的智商。
如果我是它的对手,我会这样打:
“好馒头,返璞归真,不搞花里胡哨。面粉够好、发酵到位、麦香扎实,这才是馒头该有的样子。
你花高价买的‘花青素馒头’,高温一蒸,啥也不剩。这智商税,交得冤不冤?”
攻击点:无效成分 + 高价收割
消费者心智植入:你被骗了,别再做冤大头。
2、“鲜”肉品牌:工业保鲜,也配叫“鲜”?
很多肉品牌包括供应链企业都在喊“鲜”,但没几个敢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的肉,是什么时候屠宰的?”
不敢回答,因为它们的“鲜”,根本不是现宰现卖。
而是冷冻再解冻,靠保鲜剂锁水、上色,营造出的“伪鲜”。
看着鲜亮,吃着却像嚼橡皮。
如果我是它的对手,我会这样打:
“别被‘鲜’字洗脑了。能说清屠宰时间的肉,才叫真鲜。
靠技术‘造’出来的鲜,不过是自欺欺人。我家的肉,不用解冻,直接上桌——因为真鲜,从不掩饰。”
攻击点:偷换概念+信息不透明
消费者心智植入:你吃的不是鲜肉,是科技与狠活。
3、“快乐”零食饮料:糖分堆砌的虚假快乐
你说你卖的是快乐?
可我看到的,是糖分、色素、防腐剂堆出来的短暂快感。
吃完之后,只剩罪恶感和体重秤上的数字。
快乐不是包装好看,不是广告煽情。
快乐,是吃得安心,是毫无负担。
如果我是它的对手,我会这样打:
“别再为‘虚假快乐’买单了。靠糖堆出来的快乐,终究是一场空。
真正的快乐,是吃完不后悔、不长胖、不心虚。
无负担享受,才是真快乐。”
攻击点:高糖高热量 + 情绪欺骗
消费者心智植入:你的快乐,是商家设计的陷阱。
4、“熬得久”的餐厅:时间掩盖不了食材的劣质
有些餐厅,把“熬得久”当金字招牌。
可你仔细想想:如果食材真的新鲜,何必熬那么久?
熬得久,不是为了入味,而是为了掩盖不新鲜。
腥味、寡淡、质地差——全靠长时间炖煮来遮丑。
如果我是它的对手,我会这样打:
“熬时间,不如选好食材。新鲜的肉,简单焯水就香;新鲜的菜,快炒就脆嫩。
只有不新鲜的,才需要靠‘熬’来遮丑。
我家厨房挂着一腔羊,你看得见的鲜,吃得到的真。”
攻击点:食材不鲜 + 工艺遮丑
消费者心智植入:熬得久 ≠ 好吃,只是你没得选。
5、中原酱酒:产地造假,贴牌卖高价
酱酒的核心产区只有贵州茅台镇。
气候、水源、微生物环境——别的地方根本复制不了。
可偏偏有人从贵州买基酒,回中原勾兑一下,就敢标榜“中原酱酒”,卖高价。
这不是创新,这是挂羊头卖狗肉。
如果我是它的对手,我会这样打:
“不产酱酒的地方,硬要卖酱酒?不过是贵州基酒贴个标签罢了。
你喝的不是中原酱酒,是中原包装的贵州酒。
多花的钱,买的是故事,不是品质。”
攻击点:产地虚假 + 价值不符
消费者心智植入:你为情怀买单,我为真相发声。
6、本地老品牌:守旧不等于靠谱
你说你扎根本地几十年,有情怀、有口碑?
可你的经营几十年不变,理念落后,产品落后,只能吸引老一辈。
新生代消费者,根本不屑一顾。
没有引领性,没有创新力,只剩一句“老牌子靠谱”。
这不是信任,这是惯性。
如果我是它的对手,我会这样打:
“现在的年轻人,要的是有品质、有调性的全国性品牌。
谁还盯着你那守旧又落后的本地老牌子?
跟不上时代,就别怪时代抛弃你。”
攻击点:品牌老化 + 用户断层
消费者心智植入:老不等于好,旧不等于稳。
攻击强势中的弱点,不是恶意抹黑,而是精准打击。
是应用消费者的认知规律,借势消费者认知。
在强大的对手,也有软肋。你不攻击对手的软肋,对手就会攻击你的盲区。
懂得如何攻击竞争对手强势中的弱势,既是借势也是抢占对手的心智份额和市场份额。能更快的起势和实现市场的扩大。
即要懂得如何给企业建立定位,强化竞争力;也要懂得,如何借势,从竞争对手哪里借认知抢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