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整活儿的多邻国,上线了原创动画片《最后的决战》。 目前,《最后的决战》已在Youtube正式上线。 作为多邻国的第一部动画片,《最后的决战》一共5集、每集时长1分钟。
多邻国的首席营销官 Manu Orssaud 指出,“动漫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激发他们学习日语热情的火花”。
显然,《最后的决战》不是一个严肃的叙事作品,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广告,那可就想简单了——擅长整活的多邻国正借此将IP战略再度升级。
当一个教育App开始生产自己的动画剧集,它的边界便从“教育科技”扩展到了“娱乐内容”。未来多邻国还会进军哪些领域,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多邻国在国内社交媒体上的官方简介是“玩儿着就能学40门外语的App。你不打卡,过来挨打”,一看便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品牌。
十年前,多邻国还只是个学习工具;十年后,它已经成了月活超1.3亿的全球文化现象。那只最初因为创始人“恶趣味”才诞生的绿色猫头鹰,现在成了全世界最脸熟的IP之一。
多邻国到底施了什么“魔法”,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一场让所有人都上头的“赛博游戏”?
01 人格化IP运营:塑造一只让人又爱又恨的疯癫猫头鹰
一个成功的IP,始于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多邻国深谙此道,其IP战略的核心,便是将吉祥物Duo从一个扁平的Logo,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虚拟伙伴”。
当人格设定深入人心后,多邻国玩了个更大的“戏剧性事件”营销。
2025年初,多邻国在全球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讣告”,宣布Duo“去世”,甚至煞有介事地更换了所有平台的头像和App图标,将Duo的眼睛改为“X”形。
这份声明写得一本正经又充满黑色幽默:
它可能是在等你上线学习时死掉的。
我们请求您不要在评论中分享您讨厌它的理由。
这场“死亡营销”迅速引爆网络,两周后,多邻国揭晓谜底:Duo只是“假死”,目的是为了激励用户完成学习任务来“复活”它。
02 社交的狂欢:将品牌变为流行文化本身
多邻国首席营销官Manu Orssaud曾如此定义多邻国的定位:
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那些用户每天会花费大量时间使用的娱乐类应用,比如TikTok和Instagram。
为此,多邻国确立了“社交优先”的战略,即每一个营销活动都以驱动病毒式传播为首要目标。
据悉,多邻国建立了一套热点监控引擎,实时抓取全球社交媒体的流行趋势,并迅速将Duo与这些流行文化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蹭热点”,而是基于对本地市场的洞察。
语言梗植入是多邻国最喜欢的玩法之一。比如在中国市场,多邻国推出的粤语课程融入了“行花街”、“叹早茶”等本土生活场景,甚至在课程中埋下了“阿珍”“阿强”等网络梗,让学习过程充满亲切感和趣味性。
03 技术赋能:AI与游戏化造就“上瘾”体验
如果说前面那些骚操作是“外功”,那技术就是多邻国留住用户的“内功”。
多邻国首席营销官Manu Orssaud强调:
营销如果脱离了优秀的产品将毫无用处,我们希望产品本身如此令人愉悦和满足,以至于你每天都想玩它。
多邻国从成立之初就是一家由AI驱动的公司。其自有AI模型“Birdbrain”和对前沿大模型的应用,共同构成了其产品体验的基石。
04 IP宇宙的雏形:从品牌联名到构建内容生态
在稳固了核心用户群体后,多邻国通过一系列大胆的跨界合作,成功打破了教育行业的边界,将Duo的IP影响力辐射到更广泛的领域。
他们很清楚,游戏玩家是“抢夺用户时间”的主要对手,但也是最有可能转化的潜在用户。因此,多邻国选择与《王者荣耀》、《原神》等顶级游戏IP进行深度联动。
与《王者荣耀》的合作中,推出了“虞姬 × Duo”联名皮肤,广告片中Duo标志性地劝学:“今天一点单词都不背了是吗?”,成功吸引了大量游戏玩家的注意并转化为学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