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干货库 广告人干货库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 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广告公司导航    🔥方案库    🔥案例库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双11·底价优惠:VIP买1年,送3个月!!

场景组合决定市场组合

空手2天前

按照不同场景对市场销售规模和业绩增长的贡献、在品牌营销中的作用与战略意义,我们对场景进行分类,将其划分成2种模式、5个类型。企业在营销中要遵循“造势能,进主流”的原则,按照“原点-引线-主流-支线、极限”的场景路线图进行打造,从势能场景切入主流场景,用主流场景带动支线场景。

这就意味着,场景营销是动态演进的,不是将企业品牌固化锁死在某一个场景中,靠喊口号、砸广告强化用户心智,形成所谓的“场景占位”;而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市场特点持续进行调整与优化,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瞄准不同的场景,借助高势能场景的辐射、主流场景的流行效应形成消费人群与市场的持续扩散。

同时,这也意味着场景营销是一个组合概念。场景并不排它,企业不是只能占据一个场景,而是要发挥不同场景的协同与配合作用。对企业来说,核心目标场景定义战略,企业的各种市场经营动作都要在场景的指引下展开。

除此之外,企业也要针对不同的场景开发不同的产品,根据场景选择相应的营销节点和手段,开发具体的传播内容,实施针对性的传播推广,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年度整合营销传播规划。

这就是场景组合战略,企业要基于场景的组合来设计市场组合、产品组合和传播组合。

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具体工具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也就是4P。在《营销管理》第16版中,科特勒教授又将4P进一步升级成了7T:产品、服务(Service)、品牌(Brand)、价格、激励(Incentives)、沟通(Communication)、分销(Distribution)。.

场景组合决定市场组合-广告人干货库

这其中,产品进一步扩展成产品、服务、品牌三者;渠道和推广则拆分为面向B端的分销、面向C端的沟通、和同时面向BC两端的激励。相较于4P,7T是更为精细的版本,它对于营销要素的定义更准确,也更适应现代市场环境。

但不管是4P还是7T,说到底都是企业在供应市场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决策和战术组合,受到市场战略的驱使,即企业需要基于核心目标场景来设计市场组合。

场景营销一开始就强调了“解决方案”的概念。消费者之所以会产生需求和购买行为,是因为他生活中有某项任务待完成,存在某个问题待解决。因此,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产品只是其解决问题的某一种手段或组成部分。

既然产品存在的价值,就是在具体场景中完成用户生活任务,那么企业就应该基于场景开发产品,在场景中验证产品价值,场景是产品创作的依据。而且企业不能只提供产品,还要提供配套的服务,开发相应的消费方法、情绪价值等,以便产品更好地融入到用户消费流程中去,创造完美的用户体验。

价格,是消费者为“雇佣”品牌完成任务所付出的货币费用。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中的需求强度不同,因而对价格的感知不同,因此企业应基于场景进行定价,审视场景中的用户需求和情绪,参照其他解决方案(真正的竞争对手)的效果和定价,形成有竞争力的、差异化的价格策略。

因此,产品、服务、价格都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都是为完成用户生活任务而存在。用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企业产品的价值和体验,形成了相应的认知,这就构成了品牌。

其次,场景代表实际的消费发生地,也影响着消费者从何种渠道购买产品。因而企业应基于场景选择终端售点,通过合适的渠道向用户交付解决方案。

科特勒老爷子特别强调,渠道不仅要服务于市场,还必须创造市场。因此,渠道不只是为了铺货、卖货,企业在渠道中还应该打造相应的激励措施,通过场景化的陈列和终端物料,将消费者带入具体场景中去,从而激发其产生购买欲。

所以7T不再使用“渠道Place”这个地点概念,而是使用了“分销Distribution”这个概念,强调企业为交付产品所做的各种努力、举措,以及为此建立的一整套组织体系,以推动产品从工厂到货架再到消费者家中的高效流转。

激励是一种针对性的购买刺激工具,它包括了针对C端消费者的折扣、买赠、奖品、优惠券、特惠装、组合促销、会员体系等措施,针对B端销售人员和分销渠道成员的销售竞赛、补贴、奖金等,从而提高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和具体业务人员销售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好的激励就要基于场景形成bC一体的用户运营,通过场景与b、C两端的用户建立交互,在交互中创造价值,激励用户行动。

最后,今天企业没办法再像过去那样,靠一句口号、一条TVC去开展传播推广,让消费者记住品牌、认知品牌。为激发消费者兴趣、抓住稀缺的用户注意力,企业必须要在场景中进行沟通,把产品的功能、品质转化成具本场景中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和体验,关联其生活方式、情绪状态和身份地位,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调动其需求。

在媒介去中心化、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今天的品牌传播不应再是传统的广告、公关、新媒体、个人销售等手段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围绕场景开发优质内容,以内容为中心来实施沟通,精确触达目标人群;

同时根据场景去选择媒体,设定传播主题,选择相应的营销节点和推广平台,设计相应的推广活动、交互动作、用户玩法等,从而形成整合不同媒介的沟通策略,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我们来看看辣椒酱市场。中国拥有庞大的食辣人口,规模超过5亿人。中国辣椒年产量超过4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消费国。截至2023年,中国辣椒酱市场规模达到425亿元,相关企业数量接近5000家[1]。

尽管竞争异常激烈,辣椒酱却是一个市场格局相对分散的行业,多数消费者只知老干妈这个辣酱领导品牌,并不知道第二、第三品牌是谁。2023年,老干妈的营收达到53.81亿元,市场份额约为12.7%,几十年来它几乎成为中国辣椒酱的代名词,整个行业也呈现出“有第一,无第二”的寡头式格局。

但是由于各地饮食文化不同,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口味差异巨大,每个省市的辣酱第二品牌可能都各不相同,因此也很难有哪个新的辣酱品牌能突破区域限制,从全国市场和消费者心智中脱颖而出。

2015年,虎邦辣酱创立时,面临的就是这样一幅市场景象。一开始虎邦也先选择了进入传统商超终渠道,但是在超市环境中存在众多的辣酱品牌,老干妈的铺货率也常年占据了第一位置,虎邦品牌力不足,价格又缺乏竞争力,还要承受长达半年的产品进店审核、预付进店费、赊销押款的财务压力,而且还要加大促销力度才可能吸引消费者购买。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虎邦发现自己在超市终端业绩毫无起色,品牌也毫无优势可言,经营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痛定思痛之下,虎邦确定了两点:超市不能去做,主流媒体不能去碰。除此以外,公司奉行积极地不干预政策,让团队去大胆尝试。经过一番摸索,虎邦终于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消费场景,短短4年内实现年收入2亿,可谓成长速度最快的辣酱品牌。这个场景就是外卖。

外卖首先不是一个销售渠道,而是一个消费辣酱的场景。因为消费者在吃外卖时,对于辣酱的需求与日常家庭食用有显著区别。这种区别不在于口味,而在规格。在家里消费者可以买一大瓶辣酱,每天用餐时舀上一勺。但是在外卖场景下,消费者则希望辣酱的份量正好一次性吃完。再说,点外卖多为办公室等场所,职场不是自己家,在办公桌上放一大瓶老干妈也不太合适。

所以为匹配这一场景,在产品设计了,虎邦放弃了200-300克玻璃瓶装这一主流形态,而是开发了15g袋装、30g酸奶杯装、50g马口铁装等小包装产品,刚好是一顿饭的量;包装材质避开易碎的玻璃,也更适合外卖配送。

场景组合决定市场组合-广告人干货库

由于外卖的主力人群是城市白领和大学生,在包装设计上虎邦辣酱也做得更加时尚、潮酷。这就是虎邦辣酱创始人陆文金所强调的“从场景做产品研发而非人群”[2],用更具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贴合年轻人一人食的消费场景。

在定价策略上,消费者点外卖时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就是凑单,比如外卖商家有个满30减3的活动,而你点了一份28元的饭,这时就可以点一份虎邦辣酱凑单。3-5元的价格设置,让它成了凑单神器,深得外卖人群喜好。

在渠道开发上,虎邦从2015年10月开始聚焦外卖餐饮商家,当时安排了多个团队到北京、华东、华北等区域开发客户,半年时间内就做了2万多家外卖商户。

后来,虎邦又与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合作,4年间累计开发的餐饮终端超过10万家,平均年增长达到200%;同时,还与外卖TOP200中的70多家连锁餐饮品牌、3万家餐饮店形成深度绑定,如乡村基、小杨生煎、老娘舅等知名品牌。

在地推过程中,虎邦发现很多餐饮小店缺乏做线上外卖的经验,生意不好,甚至大量商家都活不过半年。虎邦因此意识到,要想通过外卖销售辣酱,那就要先教会商家做外卖。

于是虎邦打造了一支专业团队来指导外卖商家,从下载外卖商家端APP、注册店铺开始,手把手教他们如何设计产品图片、设置活动、运营社群,甚至财务法务一应俱全。由此,虎邦不仅顺理成章铺进了商家外卖菜单里,而且与餐饮商家形成强信任和强绑定关系。

2016年,外卖业迅速发展壮大,吸引了很多人进来淘金,由此催生了一个庞大的需求——学习外卖生意,进入外卖圈子。于是虎邦适时推出餐饮行业交流会,并在全国巡回举办。

从2017年第一场沈阳站开始,到郑州、广州、济南、西安、北京、福州、武汉、青岛、南京、上海等十多座城市,在每个城市邀请当地餐饮商家参与,分享交流线上运营经验。

当时,美团等各大外卖平台为了推广自身资源,赋能中小外卖商家,也会在各个城市举办相应的大会,但商家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反而是虎邦组织的城市峰会和商家沙龙,场场都爆满,虎邦一下子奠定了在外卖业的江湖地位。

针对C端消费者,虎邦则大力推广一人食、一餐一罐刚刚好、外卖天生一对、干饭神器、凑单神器等概念,种草外卖用户。

场景组合决定市场组合-广告人干货库

而且虎邦还通过与百事可乐、网易游戏、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品牌的联合营销,去影响年轻人群,赢得他们的好感与认同。由于年轻人更偏好网购,这也带动了虎邦辣酱的电商和直播业务的发展。2019年虎邦进入李佳琦直播间,2分钟卖出160万罐,刷新快消行业的销售纪录。

围绕外卖场景,虎邦辣酱重新设计了自己的市场组合,形成了一系列运营动作和落地实施。因此,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外卖只是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它实际上是消费场景指导下的营销战略设计。

在放弃了超市渠道以后,虎邦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推广方式,比如在软件园做活动,在大学食堂做试吃推广,在县城、乡镇批发市场售卖,在便利店铺货销售,在线上众筹和有赞小店销售,这些渠道虽然都能卖,但难以变成可持续的生意。

当时,虎邦就明确提出:传统销售模式一律不能做,跟竞品一样的模式也不能做。而最终,是外卖场景帮助虎邦找到了新的生意模式,也定义了虎邦整体市场经营。那么,为什么是外卖呢?

首先这是因为外卖场景可触达。

外卖餐饮店是小b端,对企业来说突破难度小,易于铺货,并天天都能产生现金流。而且虎邦针对餐饮商家提供线上运营服务,打造行业交流峰会。这些运营动作,构成了虎邦在外卖场景下的核心竞争力。此后虽然还有多个辣酱品牌尝试外卖渠道,但都未对虎邦构成威胁。

其次,虎邦通过外卖场景获得了原点人群。

城市白领+大学生是外卖消费的主力军,而他们因为在家做饭少,去超市采购食材少,又是传统辣酱品牌的边缘人群,同时还是辣酱消费升级的核心人群。虎邦在外卖场景下创造了不同传统辣酱的新体验、新形象,由此找到了自己的独特细分市场和差异化品牌价值。

最后,虎邦在场景中形成了体验传播,建立了品牌认知。

虎邦很早就意识到,过去的“央视广告+超市铺货”模式难以为继,通过硬广投放打响品牌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所以虎邦有一条原则就是主流媒体不能去碰。其品牌建设,正是靠外卖场景中的体验传播达成。

当虎邦跟着一袋袋外卖送到用户手中,这就让大量人群在真实消费场景中体验了产品,形成了品牌触达;而且当虎邦辣酱出现在大量餐饮商家、尤其是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店里,用户每天都会看到、刷到,虎邦由此获得大量曝光和传播,打透了外卖场景。

当时有自媒体戏称“穷人的外卖已经被虎邦辣酱绑架”,不管点什么外卖,最后都会通向“虎邦辣酱拌饭”。

尤其是2015年时,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饿了么打得不可开交,外卖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外卖场景天然具备广告效应,其传播效率甚至比央视还高。因此,虎邦仅仅做了2年外卖场景,就成了“网红第一辣酱”。

数据显示,虎邦辣酱2023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凭借场景营销在外卖渠道获得了35%的市场份额,复购率高达48%,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能[3]。

可以说,外卖就是虎邦辣酱的原点场景,这个场景集中体现了虎邦对于产品、人群、需求的深度思考,也统领了虎邦的产品设计、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与激励措施、品牌沟通等全方位的市场组合。

但是外卖是个一人食场景,社交辐射不够;而且外卖重度人群平时做饭少,难以帮助虎邦辣酱溢出到家庭餐桌,日常生活中天天吃。所以外卖是一个原点场景,还不是一个好的引线场景。

再加上随着外卖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很多连锁餐饮品牌自己就会随餐食配套小包装调味品,而且外卖平台也开始自己供应辣酱,对虎邦辣酱形成了替代,外卖场景下的辣酱市场规模有限。

在完成原点场景之后,虎邦辣酱如何迅速转移到更大的消费场景,这是一个战略问题。如果时机和节奏没有掌握,那么业绩就会出现停滞(如今虎邦也在尝试转向餐饮供应链)。而要打造新的核心目标场景,那么虎邦辣酱的4P/7T市场组合又要有所调整。

本系列文章提出过三句话:

不做产品,做解决方案;不做渠道,做用户运营;不做广告,做场景传播。场景定义企业的市场组合,指导企业营销工作更好地展开实施。

本文注释

[1][3] 《中国辣椒酱行业:2025迎来"品质革命",消费升级驱动市场扩容》,来源:中研网,作者:彭文豪,2025-04-27;

[2] 《外卖,并非「虎邦辣酱」崛起的真相》,来源:山东青庐,作者:黄晓军,2023-11-15;

#品牌营销#品牌营销干货#市场营销#广告人干货库#营销策略
0
分享
空手
文章 303评论 0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双11·底价优惠:VIP买1年,送3个月!!
空手
公众号:空手(ID:firesteal13)有深度/成体系的品牌营销指南
303文章
0评论
248获赞
找工作

👉 想跳槽,要涨薪,找工作,就上4A招聘

热文推荐
TOP1
国际品牌logo,纷纷“去文字化”
16小时前
TOP2
韩束携手王嘉尔:一场重构年轻秩序的双向奔赴
6天前
TOP3
京东快递丰收节:让稻草人当乡村代言人
2周前
TOP4
lululemon把世界变成游乐场
1周前
TOP5
自由点315危机公关战役,废墟之上重建品牌信任
4周前
方案怎么写,扫码来干货库看看
  • 方案库
  • 加 VIP 
  • 用户评价
  • 行业报告库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2025 广告人干货库     网站地图 蜀ICP备2023018979号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0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