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下半场,务必要去电商化
品牌要以品牌的姿态在平台做内容,而不是以电商的姿态做内容
在平台算法的视角里,品牌被简化为一个流量转化节点
品牌价值不再是核心竞争优势,而是沦为提高点击率的工具,在这种环境下,品牌为了继续获得流量,会去讨好算法,从而沦为算法的工具,从而丧失了作为品牌的主动权
我现在往回想,为什么抖音,小红书发展进程这么快,几乎垄断了不同的中国消费者圈层,那些奢侈品品牌怎么还不入驻进来,我想就是因为不想丧失作为品牌的主动权
这个主动权一旦给出去,你将面临的就是产品价格或者利润的出让,你不得卷价格,投付费,你所获得的每一个流量,本质上都是在牺牲品牌力而获得的,这不并划算
你今天投流带来的客户,明天平台不给你流量了,你就找不到他们了。你的用户数据、消费习惯,都沉淀在平台的数据库里,跟你没关系
这难道不可怕吗?
那既然这样,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在不同平台中做好品牌营销呢?
去电商化的本质,是将营销的核心目标,从促成单次交易转向建立长期用户关系
让品牌回归品牌
以lululemon为例,lululemon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成熟的社群运营体系。通过组织线下瑜伽课程、运动社群活动,品牌与用户建立了超越交易的情感连接
以观夏为例,其内容从不局限于产品功能,而是系统构建东方美学的叙事体系。通过持续输出关于东方香调、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内容,成功在用户心智中建立起独特的品牌认知
所以,价格可以模仿,产品可以抄袭,毕竟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太成熟了,没有什么产品是真的别人做不出来的,但你与用户之间连接,无人可以复制
不要把小红书、抖音、B站这些平台简单的当成流量渠道,而是把这些平台当成你与用户深度交互的品牌体验场
每一个触点,重点都不是立即购买,而是让用户体验到品牌的核心价值,这就需要品牌跳出短期的流量博弈,转向长期的品牌价值构建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对某个平台或渠道的掌握,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品牌价值的坚定守护,当品牌建立起真正的主权意识,就能在任何平台、任何渠道时代,都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生命力
这场变革的本质,是品牌从流量附庸到独立主体的认知觉醒和价值回归
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