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干货库 广告人干货库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 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 快讯新鲜
  • 营销
    • 资讯
    • 洞察
    • 创意
    • 品牌
    • 策略
    • 文案
    • 设计
    • 运营
    • 电商
    • 传播
    • 日常
    • 书单
  • 案例库
  • 方案库热门
  • 专题库
  • 广告公司导航
  • 4A招聘官方
🔥广告公司导航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广告公司导航    🔥加VIP会员    🔥4A公司招聘

女王进化论

空手4年前
本文为第8届梅花网传播业大展演讲文字稿,略有增删。

大家下午好,我是空手。

前面的嘉宾分享了很多干货和案例,我是来分享八卦的。

看今天的题目就知道,女王进化论。

今天讲四个女王——

博客女王徐静蕾、微博女王姚晨、公众号女王咪蒙、小红书女王林允。

女王进化论-广告人干货库

(咪蒙真的应该给她的修图师月薪五万)

林允这里说明一下,小红书上粉丝最多的明星其实是范冰冰,接近1100万,但范爷已经6个月没有更新过小红书了,所以我选了粉丝第二多的林允,960多万。

这个量级,其实也超过了其他所有明星一大截了,因为在小红书上其他明星粉丝量基本上没有超过300万的。

比较这四个平台非常有意思,从2000年博客进入中国开始,到微博、到微信公众号、再到小红书,可以说,这就是一部中国互联网近20年的内容进化史。

而且我们知道,公众号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博客,而小红书现在基本上复刻当年微博的策略,大量邀请明星入驻。

其实在我看来,这四个平台的内容本质都是一样的,其信息载体都是图文。

今天整个互联网,我们所看到的所有内容平台,都只有两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一种是文字,一种是图片。当然,还包括动态的文字,音频。动态的图片,视频。

这两种载体,四种方式,构成了整个互联网的内容生态,它的分布是这样的:

图文是一类,文字是最先开始的,图片的发展是伴随着手机革命,拍照技术普及,以及2G、3G、4G网络的发展成为绝对主流。

音频是一类,像喜马拉雅、蜻蜓、荔枝。此外还有特殊的一类音频,就是音乐,比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

视频是一类,包括长视频、短视频,即时视频——也就是直播。

由于我们人类的大脑,每天接收的外部信息中,视觉占了83%,听觉占了11%。视听加起来占了94%,其他6%才是触觉、嗅觉、味觉、平衡觉等其他感官的。

那么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接收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图片和文字,这就是视觉和听觉核心的载体。

假如我们在视听以外的其他感觉的信息传递与接受上,比如触觉、嗅觉、味觉、平衡觉、空间知觉的开发上,没有大的技术突破,对,我指的就是可穿戴设备、ARVR,那么我们可以说整个互联网的内容格局已经大势已定。

因为四种绝对占据统治地位的内容形式,都已经名花有主。

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现在视频平台特别多,视频正处在一个爆发的阶段,还没有尘埃落定下来。图文其实已经非常成熟,并且经历了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几次迭代。

当然内容的载体定了,内容的分发技术还可以突破。今天可以看到,因为内容整个分发技术的改变,造就了一代一代的新平台。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博客和公众号的对比吧。

这两个平台,都是写文章,发文章,和用户的交互方式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看今天订阅号的列表,其实跟多年前博客的RSS订阅没什么两样,从显示未读数量,到星标。

我们今天都知道,所有在互联网上演过的东西,都会在移动互联网重演一遍。其实微信公众号,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浪博客的重演。

那么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核心是内容分发方式的变化。

博客是中心化的分发机制,有频道,有编辑推荐。包括当年你注册新浪微博,系统还会先推荐一堆大号给你关注。

而公众号则是去中心化的内容平台,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订阅,以及你朋友圈里的好友在看什么文章,会对我们每个人的订阅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朋友圈就是公众号的巨大入口。包括,我们这次看到公众号改版以后,更加强调了这一点,一篇文章你有多少位好友读过,非常强调社交机制。

接下来兴起的则是头条的算法分发,根据个人兴趣标签来做智能化推荐。由于这个算法的存在,今天整个头条系崛起非常快。

包括知乎、抖音、小红书都在用这种算法的智能推荐+个人订阅推送+传统编辑推荐的混合模式,这就是今天整个内容分发技术的变化。

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本质是为了提高内容供给的效率。怎么样让用户最快速看到他想看的内容。比如我作为一个内容的消费者,我最关心的是能不能迅速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大量我感兴趣的内容去看,这决定了一个平台的成败。

再一点,公众号和博客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于微信整个生态体系里,除了公众号,还有朋友圈、微信群、即时通讯,看到好的内容你可以转发到自己的个人页面上去。

那么这个时候,内容就不只是用来消费,用户也通过内容来进行自我表达,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自我形象、和价值观。

今天每一个社会大事件出来,大家会转发公众号里面的爆款文章,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到朋友圈。比如前些天金庸老先生的去世。

我在朋友圈看到的是一群80后在缅怀,我们从小生活在一个英雄的时代、侠客的时代,现在的90后小时候看的是什么呀,充满鄙视。

而我在知乎看到的,则是一群70后在感慨,我们小时候都是看世界名著的,谁看武侠这种港台四大俗,是会被家长打的。

这就是同样的内容,所激起的不同反应。

所以我们今天是一个什么时代?

是一个社交驱动内容的时代。

一条内容能否引爆,其关键在于它能不能撬动用户的社交链,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传统信息时代,广告公司最喜欢强调的一个概念,叫整合。很多传统广告公司都在强调,我们不是做广告的,我们是做整合营销传播的。最具代表性的作业理念就是奥美的360度。

整合强调的是通过不同的媒体发出同一个声音,这样才能取得最大化传播效果。

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深度细分、媒体极度碎片化的时代,水果拼盘式的整合没有意义。

传统广告的运作依然有效,但它建立在昂贵的媒介投入基础上。比如说在一个月内,你的广告费达不到一个上亿的量级,基本上你在媒体端是没有声量可言的。

内容的输出必须要以连接为中心。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把对的内容推送给对的用户?如何提高内容分发的效率?如何通过内容撬动用户社交链。

用内容连接消费者的生活、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连接他背后的整个社交链条,连接到他的每一个朋友,让用户愿意转发,愿意分享给他的朋友和家人,愿意跟同事在办公室谈论这个内容,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才是引爆的关键所在。

啊,讲远了讲远了,我们今天是来讲八卦的。

在博客与公众号的对比中,我们看一下咪蒙的写作,与徐静蕾的写作,区别在哪里。

咪蒙的内容就是以社交为驱动力的,强调群体性表达、情绪化写作、标题党、输出价值观,从而打造个人IP。

她不像徐静蕾的博客,博客更多是一种个体性表达,分享自己的一些生活和思考。

这就是我们说同样是写文章,非常重要的区别。

另外一点,在整个互联网20年的内容发展史上。

这四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各自平台上的女王。在于她们都有着极其鲜明的风格和人格。

我们先看老徐,核心是才女人设。首先是电影上的成绩,能演、能拍、能导;字写得好,方正还给她出一个静蕾简体的字体,还有她自己做的电子杂志开啦。

咪蒙的鸡汤不用多说。今年刚一离婚,马上爆出来一大堆美照,展示又美、又瘦、又有钱,老娘不是离婚,而是恢复单身。

姚晨则是一个率真不做作的人设。每天晒日常、晒幸福、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包括自称一颗很逊的卤蛋,包括郭芙蓉这个角色的加成。

但在离婚以后人设难以为继,现在虽然有8000万的粉丝,但是微博的转发和点赞量都掉得很厉害,跟今天那些刷流量刷到飞起的小鲜肉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今天微博上没有用户,只有水军、僵尸和粉丝后援会。

小红书和林允可能大家还不是特别了解,先介绍一下。我们看传统明星拍视频,通常都是展示美美的一面,再看林允,早上刚起来,头发还没有梳,妆没有画,带着一个炸毛的状态就登场了。连撕脚皮这件事都会拿出来分享。

一个被演艺事业耽误的美妆博主,一个超级接地气的欢脱少女。

林允也正是通过小红书证明了自己超强的美妆带货能力,才拿到了MAC和丝芙兰的代言。

20年来,不管时代怎么更迭,平台怎么变化,为什么这四位可以成为各自平台上的女王,拥有最多粉丝的存在?

其实是因为虽然她们风格各异,但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人设。

只有拥有了鲜明的风格与人设,不管时代怎么更迭,都能在任何一个平台,聚拢人气,吸引粉丝。

所以我们今天是一个什么时代?

是一个人格组装内容的时代。是人设引领内容,而不是内容引领人设。

这就像陈奕迅在一首歌中所唱,你必须活得像一句广告,把你复杂的个性全删掉,每张相片只看到你的微笑;把你无趣的一面全删掉,就像把一辈子浓缩成几秒。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都只能活得像一句广告,只留给公众一个非常单纯、非常清晰的形象就好,这就是社交时代的生存之道。

最后一点,我们看这四个平台,其实它的交互方式一直没有变,基本上都是评论、点赞、收藏、转发这么几种形式,但我们却离明星的生活越来越近。

在博客时代我们看到徐静蕾的公众活动,微博时代我们看到姚晨的生活日常,公众号时代我们连咪蒙每天想睡谁都知道了,小红书时代我们看到林允非常私密、个人化、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

从日本的AKB48开始,到国内的SNH48,《创造101》和火箭少女,我们进入了一个“面对面的偶像”的时代,偶像和粉丝之间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接近,握手会成为明星活动的标配。

我们看到张雨绮在小红书上分享,一克拉以下的钻石是不值钱的;我们看到李冰冰入驻小红书后分享的第二条笔记,就是她怎么切、怎么吃百香果的。

今天的内容生产变得更加生活化、多元化,更加富于创造力。

女王进化论-广告人干货库
女王进化论-广告人干货库

2014年12月9日,顾爷为支付宝做了一个广告《梵高为何自杀》,他讲述梵高的故事,讲到最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支付宝的广告。

梵高太穷了,如果有了支付宝,也许他就不会自杀了。这个广告巧妙地嵌入在一则故事之中,以免用户反感。

这个模式后来变得非常流行,可以说是开启了一个时代。一开始你以为是个故事,看到最后却发现是个广告,这种神转折让用户觉得很有趣,看广告也没有那么讨厌啦。

GQ实验室到现在还是这么做广告的。

其实这反映了,我们传统做广告的一个理念。

我们一直把广告做得遮遮掩掩,试图把广告伪装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娱乐的资讯,试图把广告变得不那么像广告,把广告做得很软很软。从而打消用户内心的防范,避免用户的反感。

但我们看,今天的消费者不是这样的,在公众号上、小红书上,如果博主分享到最近买了什么好东西、某个品牌的使用体验,粉丝不再是反感和吐槽。相反,他们是在问——购买链接在哪?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生态。我们需要更加强调内容的即视感,内容要跟消费者面对面,内容要变得与用户很近,与生活很近才行。

 

就在前些天,王校长吃了一条热狗,撒了100万抽奖,就涨粉涨了1700万。大家还非常喜闻乐见。如果校长天天晒大餐、米其林餐厅,那么是没有人会搭理他的。

我们前面说人格组织内容。但我们会看到很多明星的人设会坍塌。那么,为什么这种人设会坍塌呢,因为它是空中楼阁,是摆设、摆拍,缺乏即视感。

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各位分享的三点,今天我们该怎么去做内容?

首先,我们要考虑什么的内容可以做到社交驱动、实现社会引爆,社交驱动内容;

其次,我们为内容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统一人格,人格组织内容;

最后,内容的创造必须与消费者面对面,创造内容的即视感。

史上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我用这句话来作为今天分享的收尾。

如果你的内容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粉丝不够近。

谢谢大家。

THE END.

今天是感恩节。

非常感谢梅花网提供的平台,以及VPhoto云摄影。

非常感谢各位梅花网小伙伴周到的安排。

非常感谢各位不远千里去给我捧场的小伙伴。

非常感谢现场给我送花的两位。

非常感谢留了言却没能有更多票送给大家的每一位。

非常感谢我公众号里的每一位粉丝,感谢你们阅读、评论、留言、点赞、转发、收藏。

爱你们。


女王进化论
#品牌营销#广告人干货库#广告营销#梅花节#空手#营销干货
0
分享
空手
文章 283评论 0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空手
公众号:空手(ID:firesteal13)有深度/成体系的品牌营销指南
283文章
0评论
172获赞
找工作

👉 想跳槽,要涨薪,找工作,就上4A招聘

热文推荐
TOP1
直播间花式翻车,企业终究承担了所有
4周前
TOP2
Nike 的营销策略分析
4周前
TOP3
2025最新广告法禁用词分类与示例‌
4周前
TOP4
去哪儿网:今年五一,人都去哪儿了?
1周前
TOP5
品牌方广告宣传核心注意事项
4周前
方案怎么写,扫码来干货库看看
  • 方案库
  • 加 VIP 
  • 用户评价
  • 行业报告库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2025 广告人干货库     网站地图 蜀ICP备2023018979号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0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