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要一句广告语,人家一看了就来买我们的房子。”
“好,『这里的房子全部半价』。”
——这是一则行业圈里的笑话。
曾经有甲方真的提过这样的要求,要求广告公司想一句大家看了就过来买的广告语。
这样的广告语存在吗?
如果一句广告语就能有这样的神效,那企业还会花心思生产、管理品质和用心服务吗?
任何工作要求,一旦背离客观事实规律,都未免沦为笑谈。
那客户花钱找营销咨询公司,其实最重要的交付,往往就是一句品牌口号,它值不值?
1我们为什么需要广告语?
最近金枪大叔给小罐茶饮料出了一句广告语,又引来了一波争议。最犀利的点评,当属那句“割韭菜者终将被割韭菜”。

明明价值含量极高的智力型服务,在韭菜时代被消解得轻浮滑稽。
一方面,笃行品牌价值塑造路线的专业人士不耻于口水式、流量式的叫卖广告出品;另一方面,洗脑式传播创意公司收取的高额服务费、获得的高度曝光,又刺激得后来者纷纷效仿。
背后的撕裂,既有对短期利益or长期利益的反思意义;也有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天然冲突。
很多人觉得这句话跟产品本身毫无关联;也有人觉得这句话非常具有情绪价值。现在还有很多专业人士认为:在碎片化时代,广告语已经没有效果了,UGC内容才是传播的核心要素。
真的如此吗?
我认为关于广告语是否有效的争议,就跟广告费是否会浪费一半一样:脱离实际案例去空谈结论,则毫无意义。
不管是互联网行业、电商行业,还是传统制造业,广告语是品牌营销的号角并不为过。
尽管营销并不全靠号角取胜,但没有号角,便无法指挥战略。

小米的“为发烧而生”、京东的 “多快好省 ” 、“不负每一份热爱”,都是很出色的广告语,可以说提早触摸到了消费趋势的脉搏,引领了一批忠实的消费人群。
2广告语为什么超级重要?
超级口号,引用了华与华的说法。
实际它指的是品牌或产品的核心广告语。华与华称为“超级口号",特劳特称为“语言钉”,有时候它也是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可以称之为USP; 总之,它是代表品牌和产品,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一句话。
非常重要。
在消费者没有认识你之前,他们就是通过一个广告,一句话知道你,才有了印象,产生了好奇,开始关注和了解你。
广告语的本质,是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的“认知压缩包”——用最短的符号承载最丰富的价值。所以广告语,作为品牌最主要的代言信息,真的超级重要。

消费者大脑天然偏好简洁、高频、易传播的信息模式。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即使洗脑广告语让人厌烦,却又有其不可否认的功效。
当下,行业对广告语的追问不应该在于“是否有效“,而在于如何适切中品牌传播的精准需求,使之完成它本该实现的效果。
品牌广告语在今天,不仅仅是过去传统广告意义上的“宣传金句”,而是进化为一种更有象征意义、更具策略性的品牌资产。
从纸媒传播到视媒传播,文字都是内容形式的基础,图视影音是在文字基础上展开的技术表演。
从文化表现来讲,文字是内容的最高形式。
文字本身具备超级穿透力与流传性,正如千年后,人们读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是会一样的感动,一样的深入肺腑。
当它应用到广告上时,依然具有这样的超级属性。
广告语如同品牌宇宙的“引力常数”——它不仅本身发光,也能确保所有传播碎片围绕同一核心运转。
3什么样的广告语才超级?
碎片化传播时代,更需要一句凝炼、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广告语,来减轻大众的信息处理负担。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和RIO的“一个人的小酒”,都通过其深刻的洞察与简约的表达,让品牌穿越了海量纷扰的信息噪音,清晰地来到消费者面前。

当网络已经成为人最重要的外延场景,广告语在营销中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并且从『品牌的广播』,升级为消费群体的『接头暗号』。
就像豆瓣“我们的精神角落”、耐克的“ JUST DO IT”,踢不烂的“我走的时候叫Timberland,回来时才叫踢不烂”。这些能够在精神上对目标用户产生响应行为的广告语,就是真正的超级口号。
网友的高度参与,也让广告语从“固定标语”变为“品牌叙事的种子”——它可以被播种在不同土壤(平台/场景),生长出差异化内容。
它必须是“活的语言”,能随场景裂变,如“怕上火喝王老吉”在电竞直播中变为“怕坑队友喝王老吉”。
一个真正的超级口号,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同时,它还要跟产品和人群是高度关联的。
具备这三样特征的超级的广告语,当然能超级有效。这意味着我们要进行深度的创作,而不是一味追求“洗脑”的片面效果。
其实,金枪大叔的“把我喝美了”广告语,基本符合这三个特征,好记,有情绪。但是,它跟产品的相关性很弱,小罐茶的饮料在功能逻辑上支撑不了它的成立。小罐茶饮料很难把人喝美了,无论是情绪上还是功能上,都不成立。 女性是想美,不是想傻,不会这么容易上头。
三年前,我给一款叫十二花茶的饮料,写过一句广告语“花养颜 人年轻”,它的研发逻辑是药食同源。这句广告语,在产品功能支撑的前提下,更关联女性目标用户。

每一个品牌创意人和品牌方,在入市宣传前先自问——我们应该创造什么样的广告语,来代表品牌?用户能用自己的故事填满这句话吗?十年后,它还能被赋予新意义吗?
最后仍有人要问,有了超级口号,品牌就会成功吗?
我的看法是:
企业努力践行一句口号,它就是成功的口号;企业只想借助一句口号,它就是失败的口号。